装绅弄鬼_第二百零七章金口玉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金口玉言 (第2/5页)

孟贲、夏育那样的猛人阻拦,也不能改变他的初衷!”寡人深以为然,说:“古时所谓的社稷之臣,放到汲黯身上,就很接近了!”大将军卫青入宫奏事,寡人就蹲坐在床边接见;丞相平时有事晋见,寡人连帽子也不戴。轮到汲黯求见,寡人衣裳不整洁、帽子没戴正,都不敢接见。一次,寡人坐在威武的大帐里,没戴帽子,恰逢汲黯前来奏事,忙躲进内帐里,让近侍代为批准了他的奏章。黄河南边决口,十六个郡县受灾。寡人派汲黯征发十万劳役去堵,谁知刚堵住又决口了。田蚡的食邑在黄河以北,他怕南边的决口真堵住了,北边再决口,影响自己的收入,就进言说:“黄河决口那是天意,岂是人力能堵住的!就算堵住了那也是违背天意。”于是寡人既没降罪汲黯,也没再派他去堵塞决口。群臣见了卫青,都行跪拜礼。汲黯每次见了卫青,也就互相拱手行礼。有人劝汲黯行跪拜礼,汲黯反驳说:“难道我拱手行礼,就是不敬重大将军么?”卫青听说后,愈加敬重汲黯,遇到什么难事都向他请教,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人。公孙弘为相多年,位列三公,盖的被子却是用麻布缝的,一顿饭不吃两种rou菜。汲黯就对寡人说:“朝廷每年给公孙弘那么多的俸禄,他却还用麻布当被子,明摆着是骗人的把戏!”寡人将汲黯的原话说给公孙弘听,公孙弘承认确有此事,说:“私下里,我跟汲黯的关系最好了,所以他的话确实切中了我的要害。我这样做,表面看的确有矫饰做作,沽名钓誉的嫌疑,这也是汲黯,陛下才能听到这些话。”

    寡人后悔啊,一时糊涂认为公孙弘谦让,越加尊重他,反而开始怀疑汲黯的人品。汲黯昔日的下属,后来与汲黯官位相当,还有人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为此,汲黯心里多少有那么点怨言。一日见到寡人,就说:“陛下用人就好像堆柴火一样,总是后来者居上。”汲黯退下后,寡人说:“汲黯这人是越来越过分了!”寡人让汲黯去做淮阳郡太守,汲黯因自己年老多病,老泪纵横地向寡人请辞。寡人说:“淮阳地方干群关系紧张,我只是想借重你的声望,你躺在家里处理事情就行。你不会是看不上淮阳太守这个职位吧?”于是汲黯辞别寡人,前去上任。汲黯上任后,治理郡中事务还像老样子,整天在家躺着。结果淮阳郡却因此大治。当初寡人承诺很快调汲黯他回京,结果这一很快就是七年。七年后,汲黯死在了任上。

    汲黯看人最准,寡人比不上,他曾对关内侯李息说:“张汤这人一心只想着迎合皇上的心思,为人又jianian诈无比,喜欢无事生非,早晚要出事。你官至九卿,若不及早向皇上进谏,恐怕到时连自己也难保了!”李息平常一见张汤就腿肚子打转,躲还来不及呢,那里还敢挑他的刺儿。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李息也因此受到牵连,被一同治罪。寡人命张汤与赵禹共同制定各项律法条令,务求严厉苛刻,尤其是对在职的官员。于是两人创造性地编撰出了“见知法”,就是若有官员知道其他官员犯罪而不举报、不弹劾,就以同犯论处。张汤审理案件时,只要是寡人想要加罪处治的人,他就交给执法严苛的下属办理;只要是寡人想要从宽解脱的人,他就交给执法宽松的下属处理,因此寡人对他很满意。对于朋友的子女,他总是照顾得特别周到,而且不论天冷天热,他都定时去王公贵戚的家里问候请安。因此,他虽然为人狡诈,执法严苛,审案不公,还喜欢耍小聪明,人缘却混得不赖!汲黯最看不惯张汤,经常当着寡人的面质问、斥责他,两人进而开始争辩。张汤总爱拿律法条文说事儿,而且紧扣着细枝末节不放。汲黯始终驳不倒他,气得破口大骂:“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然如此!你这样做,就不怕贻祸子孙!”可惜,鹰犬也渐渐不安分了,朝会上,每逢张汤奏事,经常折腾到很晚,寡人甚至连吃饭都忘了。丞相李蔡坐在一旁,就如同个摆设一样。在张汤的主导下,朝廷颁布法令,禁止民间私铸铁器和煮盐,增收个人所得税,还鼓励大家踊跃互相检举揭发。结果搞得民不聊生,百姓纷纷sao乱起来,那些儒生,各自心里对张汤都恨之入骨,是寡人护着他。匈奴请求与大汉朝和亲。朝会上,博士狄山反对兴兵动武,主张和亲。寡人询问张汤,张汤说:“这个愚笨的书生什么也不懂。”狄山反驳道:“我就算愚,那也是愚忠,不像你,表面忠诚,其实心怀叵测。”寡人很不高兴,就派狄山去守边境的要塞,防范匈奴进犯。谁知刚过了一个多月,匈奴人就把狄山的脑袋割了下来。从此以后,文武百官没有谁敢再触犯张汤。大司农颜异素以清正廉洁著称,与张汤不合。一日,门客议论某份诏书有不妥之处,颜异看过后没有做声,只是微微撇了下嘴唇。不久,有人据此告发颜异,说他诽谤朝政。寡人把案子交给张汤审理。张汤奏报说:“颜异身为朝廷重臣,见诏书有不妥之处,不提醒皇上,却在心里妄加诽谤,罪该处死!”颜异就这样一命呜呼。至此之后,群臣大多都对张汤阿谀谄媚,以此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张汤有一个叫田甲的门客,是一个商人,德行很好。张汤还是个小吏的时候,两人就认识了。后来张汤当了大官,田甲不畏权贵,常常指责张汤的行为有失仁义,颇有勇士的风范。于是没几年,果然成了勇士!御史中丞李文与张汤有隔阂。张汤手下有一个叫鲁谒居的官吏,知道张汤想收拾李文,就唆使人上书寡人,告发李文图谋不轨。寡人命张汤审理,于是张汤就把李文给处死了。偶尔有一天,寡人想起起这件事,问是谁告发李文的?张汤故作惊讶,说:“大概是熟悉李文的人心怀怨恨,所以才告发他吧!”汉文帝陵园被盗,丞相庄青翟与张汤约好一起上朝向寡人请罪。谁知事到临头,张汤并未请罪,独独把庄青翟给卖了。寡人命张汤追查庄青翟的责任。张汤又想故技重施,给庄青翟按一个“明知故纵”的罪名。庄青翟听说后,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鲁谒居生病,张汤亲自前往探视,还给他按摩双脚。赵王刘彭祖一向对张汤不满,听说这件事后,就上书寡人,说:“张汤身为朝廷重臣,却给一个小吏按脚,我怀疑这两人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寡人把此事交给廷尉减宣处理。当时鲁谒居已死,减宣就把他的弟弟抓起来审讯,并从他口中得知张汤与鲁谒居同谋陷害李文的事。朱买臣曾是张汤的上司,每次见了,张汤都行跪拜礼。等到张汤升任御史大夫,朱买臣去拜见,张汤则趾高气昂地坐在床上,连礼也不还,他手下的官吏对朱买臣也一点礼貌没有。朱买臣后来升任丞相长史,张汤却将他和另外两位长史看作低级小吏,故意欺凌羞辱他们。为此,三长史心怀怨恨,常想置张汤于死地。

    寡人冷眼看着,三长史与庄青翟合伙密谋,派官吏逮捕审讯商人田信,然后四处散布谣言说:“张汤每次向皇上奏请政事,商人田信都事先知道,因此发了大财,还分了好多给张汤。”寡人闻听后,当面诘问张汤。张汤不但不谢罪,还面露惊讶之色,说:“很可能有这么回事。”于是寡人认定张汤面似忠厚,心怀jianian诈,还当着自己的面欺君罔上。寡人派使臣拿着本本儿,列数了张汤的八大罪状。张汤一一予以否认,就是不认罪。寡人又派赵禹去严厉申斥张汤,结果赵禹一见张汤不但没申斥,反而笑着说:“阁下莫非老糊涂了?您审讯处死了多少人,还不明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