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二百一十七章挖出我的尸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挖出我的尸体 (第4/5页)

方方面面。铜镜是汉代重要的生活用品。有的学者在做过大量研究之后指出,汉代铜镜背面的铭文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内容是“对人的寿命永恒表示企盼,他们期望在世间延寿,更羡慕仙人的永恒自由。正如俗话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此两汉王朝盛行神仙之道,追求长寿、长生成仙成为一种普遍的世风,在两汉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中,人们追求长生的态度实际上跨越了等级差别。

    祈求鬼神延寿、延年、未央、千秋、万年、长寿、彭祖的巫祝作法在西汉的出现频率大大高于东汉,尤以汉武帝、汉武帝、汉宣帝三朝为最,武昭宣三朝历时近百年,被巫蛊之乱贯穿始终。这必然引发全王朝对长生不死的狂热追求。尤其是汉武帝,对长生不老、不死升仙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武帝刘彻在位54年,使汉王朝空前鼎盛强大,可谓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但武帝晚年也犯过不少错误,也许算不上“暴君”,至少也是“薄情郎”一个。他的后妃夫人,无一人能得善终,都逃脱不掉冷遇、幽居甚至被杀害的凄惨结局。武帝自己爱搞点求仙的事,但对搞黑巫术的却特别痛恨,因为身边王子、后妃们为了争权夺利,搞起黑巫术来特别起劲。陈阿娇是武帝姑姑的女儿,她母亲是汉景帝刘启的meimei,她们母女二人为武帝当上太子立了大功,武帝称帝后陈阿娇被立为皇后,陈阿娇当上皇后以后,专横跋扈,对武帝的行动严加管束,处处干涉。婚后十多年自己没有生育,连其他嫔妃也未留下子嗣,武帝忧心忡忡。偶然的机会武帝接触了卫子夫后,就专宠卫子夫,卫子夫为武帝生了长子刘剧,被立为卫太子,武帝自然冷落了陈阿娇。陈阿娇为了保住自己皇后的位子,竟然铤而走险,指使女巫楚服等cao演巫蛊之术,诅咒武帝。武帝发现后勃然大怒,立即将女巫楚服枭首于市,皇后也被打入冷宫。这一案件牵连被杀的有300余人。

    特别是此时此刻汉武帝已经到了晚年,他总是精神恍惚,怀疑有人要谋害他。怀疑政令不出甘泉宫,下面的小人也投其所好,把巫蛊的东西传得神乎其神。在“木头人”梦魇事件后,汉武帝立即派江充这些新贵去追查。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趁机排除异己。结果巫蛊扩大化,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最后因为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阳陵大侠朱安世等事件。武帝大怒,以为破获了反帝叛国集团,大肆株连。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江充见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密战友、功臣老将、亲生女儿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看谁不顺眼,就偷偷地在他的床下埋个小木偶,诬陷他在诅咒别人,弄得皇宫里人人自危。甚至汉武帝的接班人也朝不保夕。

    江充原本与太子有点小过节,担心太子登基后对自己不利,这次索性下狠心,把太子也诬陷了。结果太子起兵杀了江充,却被武帝当成造反,又派兵逼杀了太子,连皇后也受连累自杀了,前前后后死了几万人。虽然武帝追悔不已,但惨剧已经发生,后果无法弥补。最后不得不让汉昭帝刘弗陵登基,霍光等元老摄政,若不是有皇曾孙刘病己,后来的汉宣帝拨乱反正,刘家王朝差一点大权旁落。汉宣帝作为巫蛊之乱的受害者,却也是谶语的受益者,因此同样是个“颇好神仙”的皇帝,他一即位马上就“复兴神仙方术之事”“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齐祠之礼,颇作诗歌”这二位不愧是有血缘关系,武昭宣时期是神仙信仰发展的鼎盛时期,西汉中期以后它的王朝影响力逐渐衰落。由于史书记载的局限性,能够青史留名的大多是帝王将相,所以在上述统计结果中刘姓宗室、公卿将相参与方士集团的占了较大的比重。但从汉文帝时期起,神仙信仰就开始普及化、平民化,任何一种历史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复杂深刻的王朝历史原因,因为汉代选拔官吏的途径已多元化,许多公卿大臣出身察举制的布衣平民,所以丹道反过来传入民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上层王朝。其结果,就是自上而下,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和在此之前的王莽改制导致的绿林赤眉大起义,不止是农民起义,更像是宗教战争。与西汉中期的狂热相比,从西汉后期直至东汉,人们的头脑相对冷静和理智了许多。虽然汉成帝、汉哀帝、王莽以及东汉许多王公贵族仍然喜好神仙之术,但再也没有在全王朝形成一种求仙热潮。因为西汉中期以后,王朝危机加重,王朝关注焦点由个人的生存问题转移到了王朝整体生存的问题。武昭宣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但武帝时王朝矛盾就比较尖锐,此后流民、边患、外戚等问题一直困扰西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外戚、宦官把持朝政,经济、治政上都出现危机。‘深刻的王朝危机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全体王朝成员开始惶惑不安。汉成帝时出现一本神秘的预言书,这本书预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这个理论对汉哀帝产生了巨大震动,为挽救王朝大运,他改建平二年,前年为太初元年,自己改称陈圣刘太平皇帝。卷十一载:待诏夏贺良等言高祖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此书在顺帝和桓帝时又曾两次被进献给皇帝。导致除上层上位者外,下层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感。汉成帝时出现了大洪水将至的世界末日谣言:“成帝建始三年,前年十月丁未,京师相惊,言大水至。……民以水相惊者,阴气盛也。”五行志汉为火德,大水将至还意味着汉王朝国运将终。汉哀帝建平四年正月,王朝上又发生了大sao乱。建平“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惊动,蕹哗奔走,传行诏筹祠西王母,又日‘从目人当来”’。民又会聚祠西王,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民惊走,持橐或极一枚,传相付与,日行诏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