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最伟大的商人 (第4/5页)
而作,慢慢地从家族、部落、地区中涌现出威望较高长者,或者由知识较多、经验丰富、能说会道的人,在某种仪式下,通过他们方言、行为、舞蹈等方式为人治病。祝由的内涵也扩大化了。 因为大周皇族血祭用的“尸”的替身传统,主持国家的大的祝这项治动的人名为“尸祝”,后来由于职业性质的进一步专门化,根据祝的目的与对象的不同,分为六祝,各司其职。再后来则老百姓也可以祝祷了。而根据愿望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善祝与诅祝即祝由术和巫蛊。无论是善祝还是诅祝,在春秋战国已经广泛存在,其使用者也不再限于专职的巫或尸祝,而是人人皆可用之。从秦汉起,祝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典籍中已是祝、咒并见,在较正式的场合仍称祝,而在一般的场合或由巫师、方士来使用时,则称为咒。就善祝而言,它逐渐为丹道所改造利用,成为治病、消灾、改命的一种术数。汉末黄巾起事、张角兄弟等人就是利用符水咒法来替人治病,后来便发展成了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祝由科。 丹道对生命的各个层面的多种现象有着广泛深入的了解。在不断深入生命本原的归根复命的过程中不舍一法,其中也包括保留和继承古代巫术文教,黄帝祝由之术,石苓人对此也所知不多,口诵一遍:坐站均可。两掌心相对,上下隔开三五厘米,指尖相反。二目垂帘,内视掌中,仔细体察双掌感应。双掌轻松地缓慢地作磨盘式对称转动,几秒种或几分钟后,会有气的感觉。能否达到速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全身放松,并将意识集中于掌上仔细体会,有气感时,进一步体会有无排斥力或吸引力,反覆练此动作108次。当练到一定程度时,好像自己全身任督二脉也在开合,直到每一个毛孔,细胞都在开合,在呼吸,在交换,在代谢,把大自然的清气、宇宙场收入人体,排出体内的废物。……怎么看都是公园老头的太极拳! 既然所谓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药、心理干预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祝由十三科,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世易时移,丹道中目前流传”祝由十三课”就有两个版本,来自两个不同流派传承。只是现在称”祝由”已经和远古”祝由术”,借其字而不同其意了。其方法属于”道禁”范畴,是靠符咒符水驱邪治病。咒禁术在现代,主要存在于各种神秘学治疗方法中,例如佛门咒语去病疗法,不但是由师父念咒,而且患者自己也要持咒。祝由十三科,所用之一大类咒法,则与其他符咒研究不同,其应验在祷告神明。神来扶佑,苟志诚出之。不必注重在符咒也。唯所用符咒大概与药物同饮。其法设坛以后,焚香祷祝。手续完备即将应用之药物煎好,然后画符诵咒,此项符亦用裱黄纸写至极小好方块字大即将符汆在碗中。先吞气一口,然后连符连水一并咽下。有神效焉。 ”祝由”原意是”祷祝”鬼神,请告说事之”缘由”,故称”祝由”。远古皇朝”祝由”活动,不光是针对病人,对于战争胜负、自然灾害、种族兴衰等等事情,都有”祝由”活动,所以”祝由术”实质上就是我国古代人类和自然界、鬼神之间一种精神沟通方法,是最早、群体心理安慰,心理疏导方法。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欲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欲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通过”祝由”治病,只是”祝由术”一个方面。”祝由师”是通过能和鬼神相通姿态给人信心,从而达到治病目。远古皇朝人类,将患病看作是神灵惩罚,邪魔作祟。因此,或是祈祷神灵保佑、宽恕,或是采用驱鬼、避邪等手段来治疗疾病,”祝由师”就是利用了当时人类对于自然界不可抗拒现象恐怖、崇敬心理,把自己扮演成可以与鬼神沟通导体,获得了患者信任,当他在演示与上天沟通过程时,患者心态高度地集中,并且处于绝对至诚状态所谓现代医学证实,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增强免疫力。这肯定有利于疾病康复。以玄学说,是通过调动宇宙场,包括祝由先师们的高能信息物质进入人体,使气贯注于指端,直达笔毫,深透墨纸之中,或以指代笔书符咒于病灶之上,防止泛滥发展。以咒语产生的能量、次声波来限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病灶,使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什么是生命本原”这一问题,不仅医家需要解决,丹道家、科学家,乃至每一个普通人,都会思考和关注,无论是相信”生命原于道”,还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本原,”可以为天下母”道,在运动中产生了”一”,即混沌状态气,一气又化为阴、阳二气,阳气轻清,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降为地。阴、地与阳、天二气相冲产生”三”,三就指是”和气”。由和气产生了世间万物及人,故称”三生万物”。丹道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到底,道产生天地万物及人,人是天地万物中一物,就应该效法天地和道,而这一系列产生和效法行为,都是自然而然过程。丹道宇宙演化模式和生命本原论,认定人及天地万物是自然运动产物,排除了上帝、天命、鬼神在其中支配作用,在当时是人类理念上一大进步,所以当时医学科学,也认可把”道”看作世界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把”气”视为世界万物及人生命本原,从而成功地建立了中医阴阳之道和气机之道,。丹道生命本原论,决定了丹道生命观,从而发展出一系列养生观点,如:清净寡欲、聚气养气、节欲存精、太上养神等等方法,都是丹道提倡并亲历而为修持。 现代医学的平衡疗法也是这个原理。如抗菌素不是直接杀死细菌,而是抑制病菌生长,久而久之病菌就会死亡,这也是西医药殊途同归的原理。说是这么说,除了中医笔试之外,已经很少有人相信这个了。在封建王朝后期,医学与巫术分家了,这是王朝进步必然,也是医学进入科学范畴必然。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历史、内在对立和联系。石苓人叹了口气,他一向认为我们后人不能也不应该对历史视而不见。只有正确地评价神秘学和中医药学组成中国传统文教,正视历代贤哲创造,才能不重蹈历史虚无主义覆辙。 毕竟在古时候,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远古时期巫医祝由术就是人类最古老、最早疾病治疗方法。早在与成书之前,医术与卜巫就是原始神秘学用来除病消灾,避凶祈福重要手段,原始巫术中就包含着医术。医与巫在上古之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共存并称,称为”巫医”,大约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分开。依据是成书在西周前期,主要是占巫活动记载,成书与汉代则是巫医分开后,医学理论集大成者。但是从战国时期之后,由占巫转变成了丹道,其中”阴阳”、”太极”、”道”、”神”、”术”等范畴及思维方法,对成书产生了很大作用。根据司马迁所说,为孔子所作,但是到宋代儒生,如欧阳修,就怀疑非孔子所作。不论是否为孔子”韦编三绝”,历代儒家一直将奉为经典。原理、理念以及范畴所谓如太极、阴阳、乾坤、理、气、道、象、术,在汉代及其后,不仅对儒家,而且对丹道,甚至佛家,不仅对丹道理念,而且对科学技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对中医学影响尤为显著。,以至于古代医家有”医易同源””医易会同”一说。远古至今,医易融会贯通,盛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