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瓮中捉鳖 (第1/2页)
黄宗民带着人走下城头,在这波骑兵的后阵,等了好一会,终于等到汉王朱高煦。 “拜见汉王殿下。”黄宗民带着族人叩头就拜,然后直接表态,想跟着汉王一起讨逆,又说看过檄文了,沉感明纣王朱棣,为君不正,暴虐残忍,毫无仁义道德,咱们壮族人,最看不起这种人。 朱高煦闻言大喜,立即扶他起来,大伙三番两语后,就结成血盟,朱高煦还是老套路,听说黄宗民有个女儿,才十三岁,他转身就把亲兵之一,韦达长子介绍给黄宗民。 说他meimei是我的王妃,你女儿就嫁给他吧,也不管对方长的好不好看,有什么毛病。 黄宗民大喜,这样就和朱高煦成为姻亲了。 黄宗民说,给他三天时间,能出兵五千,出船一百艘。 新宁州就在大明水驿道边上,所以他们有很多船,只是基本都是小船,一百料以上的船才五艘。 朱高煦则道,不用你们打仗,出人帮我运输东西,从水路,先运到横州,黄宗民一口答应。 拜别了朱高煦,黄宗民组织人手到隆安县附近帮忙。 那边是思恩府的地盘,思恩府现在还没升军民府,那边土司很多,也是多年来一直帮杨立山运货和开路的各路土司。 黄宗民的一直走了两天,终于来到右江以东,只见这边有好多当地土司的船,正从右江边下卸货。 现场有很多讨逆军,汉人和土人都有。 他亲自带队到现场,一看也是大吃一惊。 一门门黑呼呼的大炮,正被人从船上运下来,最大的炮看起来有近一丈多长,通体铁铸,看上去沉重无比。 炮体上面绑了绳子,每两人用一根粗黑的棍子当扁担,每门炮要八个人,费尽力气才从船下抬下。 黄宗民到现场时,河边已经堆积了三十多门大小不同的火炮,陆续还有火炮从船上抬下来。 岸边还有大量马骡在等着,还有一部分汉人正在用木板组装什么。 黄宗民看了会,发现他们把木板组成一个车厢,然后又从船上抬下车轮,接着用四个车轮,加车厢,组成一辆少见的马车。 明初这会都是两轮马车,要么就是独轮车,黄宗民还是第一次看到四轮的车子,这车体看起来就比较大。 接着就是有很多辎重装进车里,似乎还有粮草和火药。 黄宗民带着三千族人一千匹马骡到了现场后,现场负责的一名千户请他们拉炮。 大炮用四匹马骡,中号用两匹,小号一匹就行。 所有炮都有炮架,只要路平整,还是比较好走,如果难走时,就要让人抬起来。 黄宗民看到那大炮比较沉,估计有四五百斤的,如果是山路是很难走,但他咬了咬牙,带领族人帮忙拉炮。 他到现场没多久,就发现四周陆续有土司过来,都是来帮忙的。 有帮运货,有帮拉炮。 如果他们黄氏不参加,其他附近土司也会来帮忙,他不由庆幸,还好自己反应比较快。 五月十日,王忠攻破驯象卫,且是晚上。 官军大部份往东逃,但主将还是派人快马绕向西面,通知谭清。 这种情况,王忠没把对方堵在驯象卫后,到了外面是拦不住的。 所以王忠知道谭清最晚明天,最早今天晚上就会知道。 谭清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李远和他都谋算过。 如果谭清够聪明,像薛禄一样,立马带着南宁卫往桂林向方撤,然后召集全广西各卫集合,与讨逆军决战。 谭清不敢从水路退,只能走陆路,那必须要走宾州过。 南宁卫和宾州的距离,与横州和宾州的距离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王忠有的是时间去堵截。 当然谭清也肯定会猜到,如果广东来的兵马够多,肯定要去宾州堵他,那他只能绕道,走更远的南丹卫,即通地思恩府境内,往桂林撤。 王忠当时也问李远,谭清会不会带着兵马反扑,来打驯象卫? 李远想了想,觉的有可能。 因为谭清的兄长谭渊在时,就以打仗不怕死出名,谭清当年就跟着谭渊东征西战,向来打仗也不怕死,要不然朱棣也不会把他放到广西来。 而且谭清当年好像对李远千里奔袭那役不服气,私下和人说过,谭渊在的话,他和兄长谭渊都能打出来。 李远果断然没猜错。 当天晚上,大概后世一点多钟,从驯象卫逃出来的败兵来到南宁卫。 谭清白天还在做梦,希望汉王反了才好,到时自己立个大功,弄个永镇湖广。 不料真听到汉王反了,广东李远响应,攻破他身后的驯象卫,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