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叛军要完了? (第2/2页)
能让叛军突围。”朱能这时道。 官军三十多万大军,连绵十几里,今天有些兵马还在远处休整,朱能的意思,要尽量把兵马都堵到山下来,以防叛军突围。 “咱们把营房建起来,再挖些壕沟,叛军插翅都难飞。”李濬道。 “对,明天下令挖些壕沟。”朱能觉的有道理。 徐忠不置可否。 第二天一大早,在后阵的官军开始往前移营,大量的官军进入到太和山五里之内。 官军密密麻麻的驻扎在太和山下,现场连营十几里,一座座官军大营把太和山围的水泻不通。 如果说第一天徐忠还怀疑叛军在搞什么诡计,现在徐忠完全看不出叛军还有翻盘的希望。 三十多万官军连营包围,现在叛军想突围也不可能了。 徐忠突然觉的对面叛军指挥脑子有屎,原本打的好好的,突然退回山上,主动被包围。 难道是指望贵州方向的援军? 但朱能也是非常小心,四面八方派了大量的哨骑,除了追踪防备叛军的两万在外骑兵,也是小心贵州和广东等方面的援军。 从现在得到的消息来看,根本没有援军过来。 叛军完了,徐忠这时也觉的叛军完了。 十五日。 朱高煦带着两万骑兵来到怀远。 怀远已经远离太和山战场,怀远在桂林西北角上,但距离这么远,朱高煦都隐约能听到远处的炮声。 大将周虎第一次出现疑惑的表情。
官军和讨逆军几十万大军在太和山激战,关键时候,朱高煦带着两万骑兵来到战场几十里外的地方。 “大王,太和山那边,不需要我们支援吗?”周虎小心的询问。 朱高煦想了想,笑道:“时代变了,用不了多久,以前打仗的方式会逐步被淘汰?” 周虎还是不懂:“以后骑兵没用了?” “差不多吧。”朱高煦笑道。 周虎一脸怀疑。 朱高煦也不知如何解释,只能道:“朱能惨败后,步兵大部份是逃不掉的,所以用不到咱们。” “他的骑兵跑到黄源水后,还得过河,宋猛要是能把河里的船烧起来,骑兵过河也无法把这么多马带上船,要么绕远路,要么把马丢了,同样会损失惨重。” “所以咱们这两万骑兵有没有不重要。” 周虎这会听懂了,但他还是不理解,太和山都被围的水泻不通了,为啥朱能会惨败? “走。”朱高煦这时大手一挥,带着两万骑兵从怀远县进入古泥关,然后越过古泥关,正式进入湖广。 进入湖广后,朱高煦长驱直入,沿着官道往北,第二天就到了武冈州。 话说武冈州这里正有个奇人在。 这个奇人就是岷王朱楩。 朱楩于洪武二十六年就藩于云南,但一山不容二虎,很快就和沐晟搞的不和,沐晟在建文期上奏他的不法之事,建文帝和沐晟关系不错啊,立马就把这族亲给削爵流放到漳州。 朱棣靖难成功后,又恢复岷王的爵位,原本想送回云南,但朱高煦要去云南,朱棣便和原历史上一样,把岷王安排到武冈。 朱高煦在云南呆了三年,朱楩在武冈也呆了三年。 原历史在永乐六年,朱棣才削了他的三护卫。 这次因为提前安排到武冈,武冈不算边锤,所以朱棣直接削了他的三护卫。 朱楩没了三护卫,在武冈也算比较低调,没有历史上那么嚣张了。 朱楩年纪也不大,就比朱高煦大一岁,但却是朱高煦的叔叔。 朱高煦在云南起兵,朱楩听到消息时,也是大为震惊,但不知为何,心里居然隐隐有些羡慕,同时还有点佩服。 朱楩认为,要是自己在云南,多半不敢和朱高煦一样这么干。 但佩服归佩服,朱楩认为,最多半年,朱高煦的叛乱就要匆匆结束,面对雄才伟略的朱棣,朱高煦这个大侄子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这天朱楩正在府里吃西瓜,突然外面有亲信进来,说仪卫司百户姚斌求见。 姚斌原是岷王三护卫的百户,三护卫被削后,进入仪卫司,继续跟着岷王。 岷王愿意带着他,不是因为姚斌有多厉害,而是姚斌的妹子,是他众多妃子中的一个。 “让他进来。”朱楩咬了口西瓜,满嘴是水渍。 不多时,姚斌大步进来,先拜见了朱楩,然后站在边上没出声。 朱楩见状,挥手示意了一下。 身边的宦官,宫女和长史纷纷离开。 转眼间屋子里就余他们两人。 “姚百户有啥事?”朱楩奇怪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