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_第325章 一定得到应有回报(初五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一定得到应有回报(初五加更) (第1/2页)

    明朝天下初定,老朱一口气在全国封了五六十个藩王,建了五十座王府,所有的宗藩里,只有朱椿一家是独占一省。

    到万历年间,蜀王一系霸占了成都平原、都江堰灌溉最肥沃土地的70%!

    史载:“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也就是说,当时百姓只占了10%的可耕种土地,王府占了70%,明军卫所占了20%,可以说很离谱了。

    不仅如此,蜀王家的田不但不要交税,而且老朱规定,四川的商税也归蜀王,所以蜀王系是非常富有。

    当然,这会还没到万历,明初后老朱一口气给了蜀王两万顷粮田,也就是两百万亩,是诸子中的第一。

    不想也好,想到这事朱高煦气不打一处来,同样是当老子,朱棣就是抠抠搜搜的,他封汉王时才给了两千顷,关键有一大半还要朱高煦自己屯。

    这么一对比,朱高煦对蜀王更不爽了。

    当然,他对明朝所有宗室都不爽。

    明朝宗到繁殖起来比猪还厉害,洪武时才58人,朱棣时期已经是127人,到明末时已经变成几十万人。

    他们估计占据了大明五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又不交税,还享有高薪俸禄,直接把明朝给拖垮了。

    所以他现在就想干这些宗室,因为他知道,在他之后,明朝其他皇帝,不会这么干了。

    至于要不要等到当了皇帝再干,真没必要。

    他能不能当皇帝,在于他手上有多少兵马,能打多少胜仗,宗室的支持可以为零。

    换句话说,就算天下的宗室都反对他,都不影响他当皇帝,只要手下的军士和文官们支持就行。

    那么他干宗室们,文官肯定很乐意看到。

    朱高煦这时道:“蜀王三护卫都参与了四川大战,因为你的人阵前反水,这才导致大败,我并不责怪蜀王派兵,但蜀王难免心里会对你有意见。”

    此时瞿能脸色有点难看,因为蜀王对他恩,这次他都司里的心腹们阵前反水,连累蜀王三护卫惨败,全都降了朱高煦,的确有点不厚道。

    但瞿能想了想后,小声道:“大王现在还在争天下,如果此时动手,岂不是让天下宗室反对你?”

    “我十一叔为人很不错,大伙都喜欢他,太祖也给了他最多的田。”朱高煦缓缓道:“但一码归一码,宗室问题,不但影响着大明的国运,还影响伱们。”

    “。。”瞿能一脸雾水。

    “这些宗室屁事不干,占据大量的财富和田地,而像瞿都督这样的兄弟们,为本王用命打江山,得到的不足其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这公平吗?”

    刷,瞿能这下是满脸通红,表情复杂的看着朱高煦。

    陈文一言不发,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本王想削他们,把他们的田地和财富,分赏给有功的将士和官员,因为宗室不配得到这么多。”

    “将士们和官员得到好处,自然会支持本王,所以,即便天下的宗室全反对我都没关系,只要瞿都督、陈将军这样的人支持本王就足够。”

    说罢,朱高煦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本王当年和你说过,你在四川辛苦十几年,这些年为大明的付出,一定要得到——应有的回报。”

    “嘶”,瞿能脸涨的更红,满眼都是激动之色。

    说话间,三人已经来到蜀王府,蜀王府门口左长史郑楷已经带着人在等侯迎接。

    看到朱高煦,郑楷等赶紧施礼,态度非常热情。

    朱高煦觉的这十一叔还是挺会做人。

    朱椿在历史上的确很讨人喜欢,朱元璋在时就最喜欢他,朱棣登基后,也多次重赏朱椿,对他最好,瞿能等在四川也与他交好。

    朱椿这人能文能武,特别敬重学者学士,他十五岁时,朱元璋命他到中都凤阳去,朱椿到中都后,第一件事情,不是游览中都的名山胜水,而是“辟西堂,以读书自娱”。

    自己读书还不算,还要找人讨论。他把中都国子监的儒生们召来,“探讨经史,商榷异同,沉潜殆忘寝食。”

    其间,他结识了当时的3个着名学者——李叔荆、苏伯衡和来复和尚,并与他们交往密切。

    洪武23年,朱椿到成都就藩,首任左长史为陈光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