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高煦,俺们是亲戚啊(千张月票加更) (第2/2页)
久远。” 不料朱高煦下一句话把他震惊了。 “高煦要是当了皇帝,以后就要限制宗室,高煦的儿女们,不会再有这么多田和财富,保障他们比普通百姓生活的更好,高煦就感觉足够了。” “嘶”朱椿倒吸口冷气,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你还没当皇帝了,居然敢说这种大话。 朱椿当然不信。 你老爹之前还和宁王说平分天下的,你家父子的话,俺当然一句都不信。 他已经大概知道朱高煦想干嘛,脸色铁青,很不好看。 “高煦你是聪明人,你有什么就直说吧。”朱椿这时道:“十一叔还是愿意讲道理的。” 他心想,朱高煦要是不太过份,有些事,可以商量。 “高煦要给天下所有的田收税,不管是皇庄还是藩王,或官员。” “哗啦”朱椿一下子站了起来,不可思议的瞪着朱高煦,片刻之后,又很快坐了下去:“高煦要怎么收?”他沉声问。 “以户为单位,像蜀王府,就算一户,如果世子分封其他地方,另外一户。” “户十亩以下,免税。” “户十亩以上到二十亩,税半成。” “户二十亩以上到一百亩,税一成。” “一百亩以上到五百亩,税一成半。” “五百亩以上到一千亩,税两成。” “一千亩以上到一万亩,税三成。” “一万亩以上,税六成。” 嘶,朱椿再次倒吸口冷气,你这是抢钱呢。 朱椿几百万亩田,按朱高煦的意思,得收六成。
那还种屁的田,他要这么多田有啥用。 因为种田的佃户会有一部份,再缴六成税,他朱椿都没了。 你干脆明抢好了,这换成别的藩王就要破口大骂。 但朱椿品德高尚啊,是文化人啊,他觉的,要和朱高煦讲道理,说服他。 “朝廷给官员和学子优免,你这样干,天下的官员都要反对你。”你还怎么争天下? 朱高煦淡淡的道:“朝廷优免最高只有几十石,我给官员们加俸一倍,远远超过这个税。” 按朝廷优免例,京官一品优免役粮三十石,人丁三十丁,外官减半,而朱高煦按他们的俸禄加一倍,可是近千石的。 所以这些优免可以忽略不计。 朱椿急了,又道:“你这样干,天下的宗室,你的叔叔伯伯兄弟们,谁会支持你?” 朱高煦淡淡的道:“我给天下的官员加饷一倍,百万大军加银五钱,还需要谁的支持?” 朱椿怒道:“你这样岂不是用你叔叔伯伯钱,收买人心?” 你怎么比你爹还坏啊,俺们都是亲戚啊,朱椿很生气。 朱高煦继续道:“以后新皇登基,不会再给宗室们赏赐。” “皇帝的儿女们,除了太子,每人都只会有一千亩田,且永不再加。” “亲王宗室也要上税,还田于百姓,这才是大明皇朝,千秋万代的真理。” 朱高煦以后给大明宗室每个藩王定的就是一千亩。 一千亩足够一户人家好好生活了。 更何况还有另外的俸禄。 朱高煦认为明初的时候收重税最好,因为到了明中后期,地主阶级已经和朝廷的官员们融为一体,利益相连,再想动他们已经非常之难,除非像满清一样大开杀戒。 现在商人地位还很低,官员和地主利益也没绑在一起,老朱和朱棣都喜欢迁民,把江南的富人,商人往其他地方迁来迁去。 所以这个时侯收重税,阻力会非常小,甚至可以说没有。 唯一的阻力,就是这些拥有巨大田产的宗室。 砰,朱椿这时拍案而起:“俺还管大明千秋万代,俺只管现在,俺不交税,高煦你想干嘛?” 朱高煦这时也站了起来,道:“你不但要交税,还要把商税让回地方布政使。” “哈哈哈。”朱椿大笑:“你有本事派兵来抢?” 他不信朱高煦敢向他动手,天下这么多藩王,朱高煦要这么干,大家都要起来反他。 这不就是又要来个‘八王之乱’,不对,是几十王之乱。 “十一叔别生气,走,回去再说。”朱高煦笑笑,然后跟着朱椿重新回到刚才的大殿。 大殿里很多人都在,大伙看到朱椿的表情明显很生气,估计两人应该没谈拢。 朱高煦这时道:“把成都府所有文武官员,全部都叫来。” “哼”朱椿冷哼,也不怕他,这么多官员在,朱高煦更不敢拿他怎么样。 于是,半个时辰左右,成都所有文武官员,包括四川三司全到现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