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信不立! (第2/2页)
标不治本,而且陛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诛杀李邈,反而会让益州士族更加团结起来,虽然今这事能解决,以后要是出什么事,他们肯定会激烈反对,一旦君臣离心离德,对整个季汉来,绝不是好事。” 诸葛亮劝到。 刘禅虽然郁闷,但是还是赞同这个法的,但是,只要北伐成功,刘禅根本就不怕他们。 “陛下,臣主政季汉多年,见过的官员有成千上万,心甘情愿做事的效率,比那些敷衍了事的效率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朝堂上的争斗一旦蔓延开来,整个季汉的行政效率将大幅度降低。” 诸葛亮再次劝,季汉地盘,要想更曹魏对抗,只有提高国家的效率,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就非常重要。 “相父的意识事?” 刘禅也意识到了,相父的格局比自己高太多,自己只看到眼前,相父确实着手未来。 “人无信不立,陛下不如应下此事,好让益州官员看到陛下的担当!” 诸葛亮提议道,此刻陛下拿下交州,已经有了威,但是因为年轻,还是缺乏信义。此刻刘禅担下此事,就有了信义。 威信! 这样就算自己将来离开,陛下也能自强不息,不北伐,至少固守是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那么高的利息?” 刘禅头大,应承下来没问题,关键是怎么还呀? “陛下不必担忧,如果局限于粮食自然不好还,但是眼光放宽一点,还是有很多办法的,陛下只管应承下来,剩下的事交给老臣就校” 诸葛亮一脸自信。 常人只看到借和还,诸葛亮看到的是债主的满意程度,只要债主都满意了,就等于是还掉了。 要让他们满意,一般人自然搞不定,但是丞相可是最擅长运筹帷幄的。 “相父,不好意识,又给你添麻烦了。” 刘禅拉着诸葛亮的手,原本借粮这件事,也算是他的得意之作,没想到最后弄成这样。 “陛下不过自责,李严借到这么多粮食,为北伐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这个买卖还是赚的。” 诸葛亮到是不是客气话,能把这些粮食骗过来,北伐就无需担忧了,他只是局限于自己的价值观,干不出这事。 再了,李严到底也不信任他,就算他找李严这么干,李严肯定也会推脱。 陛下能服李严,这一点就连诸葛亮都佩服。 “相父不用安慰我。” 刘禅摆摆手。 “臣不是安慰,陛下已有昭烈陛下之风骨,此乃大汉之福,不过行事仍需三思而后行,不可意气用事,李邈可以杀,但是绝对不能因借粮这事被杀。” 诸葛亮拍拍刘禅的手,对于刘禅能有这么高水平,他已经很满意了。 刘禅再次上朝,众人都看向李严。 “李尚书——” “臣在!” 李严瞬间感觉亚历山大,诸葛亮你不会落进下石吧?虽然有免死金牌,但是人不死钱没了更遭罪! “李邈,李尚书并为诓骗大家,今朕做担保,史官听记,各位所借粮食利息,后面皆以千算!” 刘禅语气坚定的到。 益州官员全都喜笑颜开,早就忘记了为他们出风头的李邈。 李严感觉脑袋有些炸,这特么把我李严家拆了,我也还不起呀。 “若是李尚书还不起,朕替他还,史官也记上。” 刘禅看李严吓的这样,立马安抚道。 呼—— 李严松了口气,陛下果然厚道,这也算是给他打了一个包票,诸葛亮是好人呀,没有落进下石把我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