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赵太后怒斥群臣 (第2/3页)
定会勃然大怒。 赵太后放下国书,抑制心中不快。她怎能让齐使窥探出赵国的朝政,还有自己的态度,语调温和道:“齐使,你辛苦了。先下去歇息。” 鲁仲连感觉到气氛不对,行礼之后,逃之夭夭。 鲁仲连走后,赵太后压下心中地不快,问道:“虞卿,鲁仲连是什么人。” “他是齐国,狄邑人。”虞卿本以为赵太后看了国书,会大发雷霆,没想到赵太后会问鲁仲连是什么人。 赵太后问道:“他官居几何。” 虞卿道:“他是齐王的客卿,但爱云游,不爱在朝堂为官。此次去齐国,我也没想到会遇见他。” “哦。还有这样的人。”赵太后对齐使充满了兴致,又道:“此人有何能耐。” “臣只知道他助安平君复兴齐国,一书下聊城。”虞卿将自己知道的,以最简短的语句,说了出来。 “哦。如此说来,此人不简单啊!”赵太后听了,更来了兴致,“我倒想听听,他是如何助安平君复兴齐国。他又是如何一书下聊城。” 平原君与齐国打交道也不少,见赵太后想知道鲁仲连之事,接话道:“太后,此人,我也略有所知。安平君田单,以即墨为据点,以火牛阵解了燕国数年围城之危。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失地。安平君所到之处,皆叛燕归齐。然,安平君也遇到难题。” 赵太后问道:“什么难题。” 平原君道:“安平君收复失地,兵峰抵达狄邑,打了三个月都打不下来。” “狄邑是座小城,安平君竟然久攻不下。”赵王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平原君道:“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 赵太后问道:“虞卿,你可知道。” 虞卿答道:“臣只知道,安平君攻狄邑,三月不克。鲁仲连求见安平君,并教他破敌之策。鲁仲连对安平君说了几句,狄邑就被攻克了。” “他说了什么,竟能助安平君攻克狄邑。”赵太后也觉得此人能耐也太大了,安平君用武力打了三个月都打不下来,却听了对方几句话就攻破了狄邑。 虞卿也不知道鲁仲连说了什么,他也没问,摇头表示不知。平原君接话道:“他说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他说的那些话,对安平君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安平君攻克狄邑的关键。” 赵太后点了点头,也认为此人对安平君很重要,又问道:“一书下聊城,又是怎么回事。” 平原君答道:“安平君攻克狄邑,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收复疆土。抵达聊城,却又攻不克,损兵折将。” 赵太后对母国的聊城,甚至了解,问道:“聊城是小城,怎能阻挡安平君。” 平原君知赵太后不懂军阵,替她解惑道:“太后有所不知,守卫聊城的主将是乐英。” 赵太后问道:“乐英乃何人,竟能阻挡安平君。” 乐乘见赵太后问起此人,忙道:“他是望诸君乐毅的侄子。” 乐毅曾在赵武灵王麾下为官,后沙丘宫变,离赵、奔魏、亡燕。燕昭王以他为上将军率五国联军伐齐,扬威诸侯。后,燕昭王甍逝,燕惠王换将,安国君田单才能扭转局势,破了燕军。燕惠王换将之举,也导致伐齐大业落空。乐毅不愿效忠燕惠王,逃亡赵国。赵惠文王见乐毅有才,封他为望诸君。 “我就说安平君攻不克聊城,原来是遇到乐氏族人。”乐毅之名,赵太后岂有不知,又问道:“后来,安平君是如何攻克聊城。” 平原君接话道:“也是鲁仲连的功劳。” 赵太后见又是此人立下大功,问道:“他做了什么,连能征善战的乐氏一族,都不是他的对手。” 虞卿答道:“他写了一封信,并用箭射到聊城城内。” 平原君续道:“此乃攻心为上。” “好厉害的手段。”赵太后又道:“他信中写了什么。” 平原君见太后看着自己,回道:“他先谆谆告诫乐英等燕将,死守孤城是非忠、非勇、非智之举,又言及归燕、降齐的利弊,循循善诱。他还说愚蠢的人才会‘行小节、死小耻。’又以燕惠王昏聩,胡乱换将,导致乐毅逃走,燕国数年之功溃败,以乱军心。并劝诱乐英以小节,而成终身之名。以小耻,而立累世之功,放弃聊城。” 赵太后赞叹道:“好犀利的言词,不仅看清局势,还掌控了敌我双方的心里,还能循循善诱,以乱其心。” “可不是吗?”平原君语调也有称赞之意,“乐英见归燕无望,又怕降齐受辱。再想起望诸君的结局,伐齐大业落空,心生绝望,自刎而死。” 赵太后道:“此人能以一箭书退万兵,果真厉害。” 平阳君道:“此人之才,足以比肩公孙衍、张仪纵横家之流。” 赵太后有些疑惑,问道:“此人生于狄,居与聊。生逢国家败亡、山河破碎的乱世,却不忘初心,复兴家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