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颇 (第2/3页)
臣老了,想要为赵国献策,也没有精力,我想安静地渡过剩下的日子。” 虞卿道:“邯郸存亡,蔺上卿也不管了?” 蔺相如道:“有诸位在,邯郸岂会有难?” “王上将邯郸可战之力,托付给了马服子。”虞卿道:“马服子取代廉颇,交接出现差错。北地将士和邯郸将士不和。外有暴秦,内有近忧。邯郸,岂不危矣。” 蔺相如道:“王上不听我言,以马服子为将,取代廉颇。你们来找我,我也无能无力。” 平原君道:“请,蔺上卿看在王兄的面上,规劝廉老将军。廉老将军以大局为重,北地将士和邯郸将士,才能上下齐心。” 虞卿道:“廉老将军与蔺上卿较好。蔺上卿的话,廉老将军岂会不听。此战,我们若败,邯郸告危。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如何对得起先王的知遇之恩。” “稳住廉老将军,就交给我了。”蔺相如喊道:“取笔来。” 平原君撤下身上的布巾,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提笔在布巾上,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蔺相如写好,递给平原君,“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平原君接过布巾,看也不看,收了起来,藏在大袖之中,感激道:“多谢,蔺上卿。” 平原君、虞卿、魏齐等人辞别蔺相如,离开府邸。魏齐问道:“蔺上卿写了什么。” 平原君取出布巾展开观看,见那里面写了很多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往事。平原君往后看,见上面写着,“大战在即,请兄台以家国社稷为念,勿以个人荣辱。” 平原君看完,感叹道:“蔺相如,真乃国士无双啊!” 廉颇在丹河东侧,阻挡了秦军一次又一次攻势。随着,秦、赵两国战事陷入僵持,压在廉颇身上的重担,也不轻。廉颇一边要提防秦国的军事压力,另一边还要稳定军心。 这日,廉颇召集部将,正在行军大帐处理政务。邯郸斥候急色而来送来一封书信。廉颇看了书信,心中满是悲凉道:“我为赵国出生入死,赵王却以竖子换我,实在是欺人太甚。” 诸将闻言,也忿忿不平。 “王上换我,也就算了,竟然以竖子取代我。”廉颇问道:“你们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一壤:“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王上却以竖子换廉老将军。慈羞辱,我等岂能忍之。” 众人齐声道:“决不能忍。” “我也不能忍。”廉颇想起自己为赵国披肝沥胆,却被赵王疑之,竖子换之。 这时,又走进来一名斥候,递上来书信。廉颇展开书信,见字迹是蔺相如写的。廉颇读完书信,了解了邯郸的朝局,平息心中的不快,叹道:“罢了!罢了!我受的屈辱,与家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王上换我,就换吧!” 一人问道:“廉老将军,慈屈辱,岂能忍之。” 众人齐声道:“末将不能忍。” 廉颇看着诸将对自己的情谊深厚,感激道:“承蒙诸侯厚爱,廉颇才有今日。如今,我们和秦国战事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内部不合,容易被秦国击败。为了家国社稷,受点屈辱又如何。” “廉老将军就这样被换了,我等不甘心啊!” “廉老将军就这样走了。” “王上不信我,我留在这里干什么。我接受王上的命令,不代表我会听竖子的调遣。王上不信我,我大不了回邯郸。”廉颇淡笑道:“我若不走,王上岂能让我活着。” “廉老将军肝胆忠心,王上怎会…怎会…” 廉颇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意思,“王上多次命我出战,我拒不出战,违抗王命。王上年少,性子多疑,定会认为我嚣张跋扈。王上对我不放心啊!” 众人义愤填膺道:“王上怎能如此对待廉老将军,岂不是令我等寒心啊!” 廉颇也感到寒心、悲凉,却也不表露出来,故作轻松道:“我不遵王命,王上不杀,而将我换下,那也是记着我的功勋。” “廉老将军抗命不遵,那是王上诏令有误。” 廉颇道:“君王只要结果,不会问过程。” “廉老将军抗命,回邯郸,岂不是难逃一死。” “廉老将军,我们不如…” “不可。”廉颇喝道:“先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岂能做出违背赵国的事来。” “王上不信任廉老将军,才找竖子换之。廉老将军回邯郸,轻者治罪,重者会有杀身子祸。” “只要廉老将军一声令下,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