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 (第1/2页)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发生了更古未有的大战。秦、赵双方投入的兵力,近达百万。白起秘密换下王龁,亲自坐镇,围数十万赵卒于长平。 白起一边对围困的赵卒展开武力和心里上攻势,另一边为了阻止赵卒前来驰援,不仅封堵消息,派兵阻截,还散播了消息马服君请降。 一时间,邯郸君臣不知真假。赵王丹也无兵可调,前去驰援长平。在弃长平,守邯郸,这个问题面前。赵王丹最终选择了邯郸。 长平可弃,邯郸社稷不能亡。 为了预防,秦军拿下长平,趁势攻克邯郸。赵国君臣,修葺城池,囤积粮草,整甲待兵。邯郸城,许进,不许出。然,过了十日,仍然没有收到秦军来攻的战报。 这日,午时刚过。邯郸守城将领许郡,像往日般,巡查城防。一将跑来,气急道:“许将军,城外有敌情。” 许郡闻言,不敢马虎,站在城楼上察看。只见城外,有两百多人,身穿残破地战甲,往邯郸而来。 许郡高举右手,喊道:“击鼓。” 顿时间,鼓声弥漫。这道鼓声是发现敌情,用来示警。一人视野比较好,指着城外,喊道:“许将军,他们手中没有武器。” “没有武器。”因为距离较远,许郡也看不清对方是谁。听闻对方没有武器,许郡问道:“来者,是敌,是友。” 那壤:“末将无能,分不清楚。” 又一人喊道:“许将军,他们模样看上去,年纪甚轻,是一群孩子。” “你什么。”许郡惊道:“他们是孩子。” 那壤:“末将断定,他们是孩子。” 一人哭喊道:“许将军,是跟随马服君出征,未成年的孩子。” 许郡喊道:“你什么。是我国未成年的孩子。” 又有一人哭道:“是…是我国未成年的孩子。” 等到那些将士走近,许郡见了,果真是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真的是跟随马服君出征的孩子,又见城外无异动,喊道:“快,快,快。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许郡走下城楼,开门而出,对着他们问道:“你们怎么回来了。” 长平一夜,对这些孩子来,不仅是人间地狱,还是一场可怕的噩梦。那些孩子不语,神色却充满害怕。 许郡喊道:“不要怕,不要怕。你们回家了,回家了。” 那些孩子看着城楼上的两个字是‘邯郸’,克制的情感,犹如黄河之水,倾泻而出。那些孩子坐在地上,看着邯郸城,嚎啕大哭不已。 许郡不知详情,连问了几声,也没有问出自己想要的话。 一人喊道:“你们哭什么。” “死了…死了…” “你们什么。” 一胆大的孩子,哭着道:“我们的将士,全部都死了。” 廉颇从城外回来,见一群身穿战甲的孩子坐地而哭。廉颇见这些孩子穿的战甲是赵国的,脚步紊乱地走上前看着这些孩子,问道:“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我是廉颇,你们有什么话就对我。” 那些孩子,看着眼前这个老人,哭得更凶。 守城将士认识廉颇,拱手行礼道:“参见廉老将军。” 廉颇没有管上前拜见他的将领,眼神注视着这些孩子。廉颇见这些孩子,稚嫩的脸颊上,布满血色,战甲残缺,眼神充满恐惧。 廉颇心中已经猜到了一个大概,不在追问,安慰道:“都过去了,都过去了。你们回家了。” 一孩子见眼前这位穿着素衣的老人是廉颇,喊道:“廉老将军,我们败了,败了。” “我们败了。”廉颇听到这个消息,有些站立不稳,“马服君、公孙啸、李枭、长治侯,他们在哪里。” “死了…都死了。” “都死了。”廉颇闻言,心神不宁。 一孩子哭喊道:“我们败了,败了。” “败了?”廉颇心中已经知道败了,可,听这些孩子之言,简直是经历了人间地狱。 “我们被秦军围困了四十六日,山穷水尽,没有吃的。马服君率领我们突围五次,为国战死。” “马服君死后,公孙老将军带领我们击秦,也战死了。” 许廉闻言动容,喊道:“你们打不赢,为何不降。” “我们降了,降了。” “秦军接受我们请降,也不给吃的。他们…他们…” “他们趁着夜色,射杀了我们。” “二十多万降卒啊!顷刻间就没了。”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杀的白起。”廉颇悲号道:“竟然杀降。” 诸将见此情景,也落泪不已。 “廉老将军,你要为他们报仇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