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第1/2页)
要留个念想么? 如果有人做过统计,会发现这么个规律,每次战后,朝中的御史言官都要忙碌得对军中上下弹劾一番。 劫掠地方,杀良冒功,在这个军队和土匪就一线之隔,军粮常需就地征集,想出头全靠腰间别人头数的非职业化时代,几乎是只要想弹,一弹一个准。 更何况每次战争都是军中上下趁机把之前贪腐的钱财粮秣坏账,吃的空饷借机冲洗的盛宴,武夫和为这些武夫服务的军需官吏做事也都怕麻烦糙得很,稍微查深些,想要抓点把柄出来处理人,真的是太容易了。 不过真要一杆子到底,严格按规矩办,那军中多半再也就没人卖命,甚至当场哗变都有可能。所以战后如何打一棒子让收敛些,再赏颗枣子让继续努力效忠,就成了展示帝王术的绝佳舞台。 御史言官递棒子,看君主怎么打,如果君主挥棒子要把jianian佞权臣活活打死,那御史言官不吝跳出来撸袖子痛打落水狗,以示忠诚。 如果君主就轻轻敲打一下,然后宽恕其罪行,展示恩宠,笼络人心,御史言官自然也会识趣得偃旗息鼓,顾左右而言他,转而为君主歌功颂德,赞颂其英明神武。 毕竟只要搞不死,那就还要同殿为官,没必要为公事给自己平白树敌。 踩你是职责所在的本份,事后你不仅不能抱怨,还得敬酒谢我踩得恰到好处。在君主面前彼此恶相的嘴脸扮相,不需要下朝后还入戏太深,这点真假如果都分不清,这官差不多也就当到头了。 对林忠良的弹劾奏章在第三天,郑王的封赏出来后,就像雪花遇艳阳,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忠良封宁武侯,赐食邑八百户,官拜太子太傅。其子林书洋出使有功,擢升黄门侍郎。另有诸多金银赏赐,如果再算上战时讨要的美姬,宅邸,良田,妥妥的封“妻”荫子财色兼收。 御史言官们调整得很自然,突然变得和那些言辞激烈的弹劾奏章没有半毛钱关系,下朝后纷纷上前恭喜林忠良,自觉亲近的,还主动发出宴饮邀请,林忠良眯缝着眼睛看向其中一人,笑着点点头,不过这笑脸,在外人看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这人的奏章他看到过,里面攻击的点很犀利,挑拨得很巧妙,读过后忍不住心生疑窦,如鲠在喉。 这样的聪明人,干不掉的时候,最好化敌为友。善意不只是释放给他的,也是放给他背后势力的。 喝顿酒缓和下关系无可厚非,但是林忠良不会亲自下场和他喝,要喝也是和他背后大佬喝,喝酒应酬需要讲究身份对等,不是谁请都要赏脸到场的。 林忠良现在这新官职明面上和太子扯着关系,又在倍受瞩目的风口浪尖上,郑王虽然亲自出面安抚,谁又知道他是否有被那些奏章种了草呢。如果此时高调得和朝中重臣交往过密,难免有拉帮结派之嫌。为免引起郑王猜忌,还是深居简出,实在需要见人也敞着门让郑王容易看到比较好。 这种局,威要立,面子也是要给的。 “听说你想搞死老夫,就不怕老夫喝多了耍酒疯,血溅当场?”林忠良一手摁在剑柄上,那种上位者不怒自威的压迫感瞬间蔓延开来,周遭刚还嬉笑的众人不禁心中一凛,其眼角余光之内,甚至有人不自主得打了个哆嗦,被其目光注视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那人不仅不惧,还笑着不卑不亢应道:“将军领兵在外时,自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人神皆惧的杀神,提及将军名讳有小儿止哭之效。可我知将军归朝后,却是喜欢醉情街头巷尾人间烟火味,喜柳下弈棋、含饴(yí)弄孙,且颇受小儿喜欢。” 一边说一边目光灼灼得迎着林忠良的目光看回去,见他凌厉噬人的眼神逐渐柔和,自知判断正确,这位军中大佬不是来秋后算账的:“我等新晋寒门为搏上位,引更多关注和机缘,只好出此下策靠惊人之语蹭蹭将军的热度。如同小儿追着将军讨一口糖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