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万物尽头为哲学_第二章:缸中之脑观测者与幻脑实验创造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缸中之脑观测者与幻脑实验创造者 (第2/2页)

,缸中之脑则是计算机给那个可怜人提供的无法区分正常语义学下的缸中之脑的经验感觉中的缸和脑和联系。星号是最重要的部分:“中文”指的是我们现实中使用的语义学,即“缸”会指向恰当的“缸中之脑”的缸,“脑”会指向恰当的脑来形成一个真值条件的事实。“中文”,即中星文,则是缸中之脑的那个人使用的语义学,在那里,普特南认定这个人的“缸”只指向计算机提供给他的感觉材料、这种感觉材料与我们现实中大脑获悉的关于现实的“缸”的材料是等同的,而非现实的缸;同理,“脑”指代的也是这样一种等同的感觉材料的脑,而非现实的脑。这样,缸*中之脑,即缸星中之脑的真值条件便是感觉材料所构建起的事实。

    1,我们表达的中文命题“我们是缸中之脑”的真值条件A是:我们是缸中之脑。

    2,我们表达的中*文命题“我们是缸中之脑”的真值条件B是:我们是缸*中之脑。

    3,如果我们是缸中之脑(满足A),那么我们不是缸*中之脑(不满足B)。

    4,如果我们是缸中之脑,那么我们的表达“我们是缸中之脑”的真值条件是我们是缸*中之脑。

    5,如果我们是缸中之脑,那么我们说的“我们是缸中之脑”便是假的。

    6,如果我们不是缸中之脑,那么我们说的“我们是缸中之脑”自然是假的。

    7,要么我们是缸中之脑,要么我们不是缸中之脑。

    8,当我们说“我们是缸中之脑”,我们所说的是假的(真值条件对应的事实是假的)。

    9,我们不是缸中之脑。

    这个论证颇为啰嗦,其关键处在于3,如果我们是缸中之脑,那么我们不是计算机给我们的感觉材料的缸中的同样是感觉材料的脑。

    如果上面的推理觉得繁琐,可以看下面的推理(其实没有基础的话容易误解)

    Wright【1】还给出过一个简单版的论证:

    1,在我的语言中,词“树”指称树。

    2,在缸中语言,词“树”并不指称树。

    3,缸中语言不是我的语言。

    4,我不是缸中之脑。

    Brueckner【2】给出了一个更新的简单版论证,用来回避一些上面论证存在的问题。

    1,如果我的词“树”指称,那么它指称树。

    2,如果我是缸中之脑,那么不是这种情况:如果我的词“树”指称,那么它指称树。

    3,我不是缸中之脑。

    简单论证与之前的复杂论证的概念是相似的。

    而如果我们从缸中之脑,就不难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东西。

    如果世界是假的,这个实验可以被概述成类似于电影《头号玩家》的事实,我们可以把缸中之脑的提出者看作是高维度世界的邪恶科学家,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

    而在高维生物的眼中,我们宇宙意识或者说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世界观,就是他们所研究的大脑。

    至于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复制这个猜想实验,为什么会遭到命理定律的攻击,我们可以从宇宙阴阳概念来看(原创)。

    这个概念我会在下一卷《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东西才是最公平的》里提出,大家可以浅浅期待一下!!!

    我目前提示一下大家,两个方面,唯物维度以及唯心维度(原创),这个先不提了。

    我们主要还是说第一点,也就是先从浅显易懂的地方来解释一下。

    这就像是一个悖论,量子力学中所提到的观测者概念,即我们之后要讲的,恁爹真活着吗!

    当没有人提出缸中之脑实验的时候,邪恶科学家也许不会发现,浅显易懂地说,没有观测者,没有基本事实!

    但是一旦有人提出,就像是我所说的有作者幻想出来了一个世界,那么有了观测者,有了熵值,那么就会有能量世界的产生,我们的世界是四维的,我们的能力和科技是三维的,所以相对于缸中之脑的邪恶科学家,我们的宇宙维度是处于被观察状态,即维度递减概念(原创)。

    所以,我们无法让缸中之脑完全复刻,但是幻脑实验,我们是可以观测到作者所描述的状态,因为这个东西是由创造者所创造的,而不是观测者所臆想出来的,所以维度半数递减就会出现。

    正常情况下,观测者和被观测者是处于唯心维度差值一定的一维状态,但是当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出现在同一个维度的时候,那么被观测者就会在唯物维度上降维,而在唯心维度上降半维。

    这就是世界虚假论!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的提出:世界存在于被幻想与被制造之间,当我们的参照物作为自己所处的恒定状态的时候。

    可以说,平行宇宙创造主观宇宙,就好比,孩子生出了父母一样荒谬。

    而观测者概念是必须要引入的,所以,世界一定是虚假的!

    但是这并不能让我们痛恨自己的世界,我们要依旧去热爱,即使作为蝼蚁,作为小白鼠,也要以胜利的姿态去抵抗命运。

    因为所谓悖论,其实就只有两种相互作用的答案,就像克莱因瓶一样,永无止境,“1”包含“0”,“0”中也包含“1”!

    我们在盖棺之前永远不会知道悖论的答案,保持谦逊、坚持与努力才是最好的做法!

    所以放在最后压住场面的是一个观测者维度定性公式概念:

    观测者所处于的唯心维度永远大于被观测者的维度,若观测者与被观测者物理可被第三者同时观测,则观测者比被观测者唯心维度大1/2w,反之大于1w。

    但是当观测者与被观测者身份互换,或是观测者观测到了被观测者的身份变成了观测者且没有受到命理灾难的话,那么则认为该族群产生了认知升维。

    且产生循环的认知白洞与记忆黑洞,它们之间唯一的桥梁就是——命理!!!

    那么关于世界观的最后补充,我还要等我的分身的反馈,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我是你们的”乂“,帅气又迷人!

    我们下期再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