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岂不是亏了 (第1/2页)
樊庆是庄稼把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比较聪明,问过了,也基本记住了。 于是,对这些作物的种植,樊庆心中有数了。 “父亲,你不能满足现状,还要进行研究,尽可能的让这些作物,高产稳产。” 这是李清想要做到的。 但李清虽然是穿越人,可他也并非无所不能。 而且李清种庄稼,他眼高手低。 更是很多作物,李清也没见过。 而且李清日理万机,没有时间琢磨。 只能把这重要的事情,交给老丈人去办。 希望樊庆能胜任。 “进行研究?”樊庆不淡定了。 “是啊,父亲,你肩头的任务很重,这些作物都是新品种,以后能不能丰收,就看父亲你的了。” “喔。”听女儿这么说,樊庆感觉到了压力。 而且樊庆问过了,他知道,土豆亩产过千斤。 玉米也亩产五百斤以上。 还有地瓜…… 这些新作物,都十分的高产。 是百姓吃饱、吃好的希望! 吃饱是一定的了。 但李清不会满足,让百姓吃饱,李清要多种经营,要大力发展种植业之后,再大力发展养殖业。 要多产粮食,除了让百姓吃饱外,李清还要养足够多的猪牛羊,鸡鸭鹅,甚至多养其他禽畜。 让百姓能吃rou,能想吃rou就吃rou。 而不是只有过年过节才吃rou。 但任重道远。 只有推广种植玉米、土豆、地瓜等高产作物,产的粮食足够多,百姓吃不完,剩下的养家禽家畜。 养足够多的禽畜,才能让百姓吃rou、吃蛋、喝奶。 这是李清的美好的愿望。 希望都寄托在了樊庆的身上。 樊庆有所作为。 而秦玲的事情也来了。 “母亲,你看看,这是什么?”樊庆走了,忙他的事情去了,樊婵又来见母亲了。 不过樊婵带了一样东西。 “这……是什么?”秦玲居然不认识。 “是棉花。”是的,汉末还没有种植棉花。 至少大汉没种。 也一直没有人引进棉花。 汉人穿的衣服有两种,丝绸做的衣服,富人才买得起。 穷人只能穿麻衣,麻做的衣服。 但不论是丝绸,还是麻衣,遮挡寒风的能力都差劲。 风一吹就透! 只有少数富人,能穿皮衣过冬! 广大贫苦人,过冬穿的也是麻衣,根本抵挡不了寒风,猫在家里是唯一的选择。 但李清有了棉花种子。 经过种植,李清收获了棉花。 但棉花太少了。 而且是新作物,没有人会纺线织布。 一直放在仓库里。 被樊婵拿了出来,她拿着棉花,来见母亲了。 “棉花?”秦玲一脸的诧异之色。 “是的,这是棉花,可以纺线织布。” “能纺线织布?” “是,能纺线织布,不过,还没有人尝试过,这是挑战,母亲,你能迎接挑战吗?” “我试试看。”秦玲拿起棉花,她琢磨了起来。 “母亲,就这么多棉花,你试试吧。” “这太少了。” “没办法,是太少了,不过,明年就多了!”只要风调雨顺,只要樊庆不负众望,下一年的棉花一定产出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