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百分之84.6......日不落无人机! (第2/2页)
相比较之前复杂的材料结构或者密密麻麻的算法。 这次的信息就比较简单。 就是一种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取,拥有聚光结构的薄膜半导体材料,同时还有相应的切片,串连,拼接,叠合,化合封装等工艺。 工艺很普通,随便找家太阳能板制造厂都能完成。 真正的精髓是这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 常见的多晶硅或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这是通过半导体的光电效应,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但因为单晶硅材料本身的反光率过高,相当一部分能量都被反射出去了。 一些巨型的太阳能光伏基地,光线反射过于密集,有时候鸟飞过都能被烤晕。 而现在这种独特的薄膜半导体化合材料,就是通过特殊的微观结构。 如放大镜般。 把外界照射过来的光线进行聚集,减少反射,增加光线的转化强度和效率。 “看来提高材料的聚光效应,减少反射。” “这应该就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突破方向。” 陈易心里猜测,继续调整属性。 【能源:21.1→7.1】 【航电:34.5→24.5】 【续航补充:24.6→44.6】 【稳定:2.6→4.6】 【速度:2.6→4.6】 【检测某项属性超越初始数值,请问是否读取信息?是/否!】 光芒散去,出现在陈易眼前的是一块轻薄半透明的板块。 原先的太阳能电池薄膜,重新变硬,变强,坚挺了起来。 接上高精度的功率仪,陈易照例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一番对比测试。
“十分钟平均64瓦,转化率百分之54.8......读取信息看看。” 经过一番测试计算,陈易得出这次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 没有犹豫,直接选择读取信息。 “II-V族,氮化镓化合物材料。 同样拥有聚光结构,减少光线的反射。 同时光电效应更明显,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阻。 散热效果也更好,降低了白天因为照射温度提升,导致电阻提升带来的损耗。” 陈易参悟消化着脑海里的信息。 良久,心里恍然大悟,猜测道:“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就是鹰酱NREL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使用II-V族化合物材料,研究出来的太阳能电池板。 而且还是更加完善,实现了工业量产,进阶版的技术。 看来有空要整理一下技术细节。 趁鹰酱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实现工业量产化之前,注册一波全球专利。 桃子,还是摘别人的香!” 陈易把这个事情记上日程,看着眼前的无人机,继续调整属性。 【航电:24.5→7.5】 【续航补充:44.6→69.6】 【稳定:4.6→7.6】 【速度:4.6→7.6】 【通讯:12.5→7.5】 【质量:21→9】 ...... 七彩的光芒浮现。 无人机的属性在快速地调整。 待光芒散去,原先的坚硬,坚挺的氮化镓太阳能电池板,这已经变了模样。 变成了一种朦胧扭曲,颜色却如同海市蜃楼里的黑水晶,整体充满了柔软,轻薄的太阳能电池膜。 “到极限了。” 陈易看着续航补充到了69.6就再也调整不上去的属性。 心里明白,这应该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极限。 虽然光电效应,这是原子层面的一种物理现象,可以实现远超化学能的能量转化效率。 比如电动机的电磁受力效应,可以轻松达到百分之90以上的能量转化率。 不过相比较电动机的密封环境,太阳能电池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效率肯定会差许多。 至于百分之百…… 热力学限制。 再牛逼的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这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测试一下,看看有没突破百分之80。” 陈易给电池膜接上功率测量仪,趁太阳还没落山,抓紧测试。 经过十几分钟的测试,数值出来了。 “十分钟平均98.7瓦,百分之84.6......嘶!” 看着测试出来的转化率数值,陈易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超出想象的转化数值! 可以把百分之84.6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有了这個太阳能电池膜。” 陈易心里闪过一个惊人的念头:“貌似,我可以根据这种太阳能电池膜,设计出一款真正的日不落无人机。” “太阳不落,我不落!” PS:3000字章,各位读者老爷们,求追读,求推荐票和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