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那是一个变态,咱们这些凡人,没办法比 (第1/2页)
这个文明很强,就是科技树有点歪正文卷第84章那是一个变态,咱们这些凡人,没办法比“这镀了膜的电瓶车后备箱?” “火箭呢,我的火箭呢?我的又粗又大又长,还会喷射的大火箭呢?” “主播你把火箭藏哪里了?” “主播赶紧把我的火箭掏出来。” “掏个屁的火箭,主播最多掏出一根牙签。” “传下去,主播是牙签” 看着广场一堆的电瓶车后备箱,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 不远处,还有几个跟快递捡练机器人般的智能小车,运载着一个个新的电瓶车后备箱过来。 直播间的弹幕和评论,一下子就傻眼了。 该不会说,这些就是翼飞要搞的星链卫星? 但,火箭了。 问题,火箭在哪里? 陈易注意到这些弹幕的变化,转头摄像头笑着说道。 “众所周知。” “卫星长的像电瓶车的后备箱,卫星进入轨道不用火箭,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对眼前看到的这一幕,大家并不需要感到惊讶。” ??? 陈易话音落下。 满屏幕的问号就冒了出来。 好家伙。 不需要火箭,这卫星怎么上天? 难道是天外飞仙,一剑上天,然后就把卫星送上了太空轨道? “不用怀疑,在翼飞看来,星链卫星上天不用火箭,这是基cao。” “今天我的翼飞直播的重点是星链,是卫星,火箭是不需要出境的。” “自从几年前,SpaceX星链卫星系统诞生以来,这一直成为全球科技的热门。” “数千颗卫星在我们头顶,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卫星网络。” “对于这些星链卫星,大家的意见争论也各不相同,有的说是挤占轨道的太空垃圾,有的说是全球通信时代的未来。” “当然,对于这些争论我是不进行评价。 “不过,最近几天因为一些事情。” “我的头顶成为了一个卫星窝,每天至少有几百个卫星在我头顶转悠。” “作为一个喜欢搞机,同时也擅长搞机的主播。” “我的想法一向比较直接,那就是既然它们要天天在我头顶上转悠。” “为什么我不自己搞一套星链,天天去他们头上转悠呢?” “于是.” 陈易端着一个移动摄像头。 迈步走到广场的一体化卫星面前,把镜头近距离的对准了一颗卫星。 “.这就有了眼前的星链,眼前的星链卫星!” 呼! 话音落下。 陈易心念一动。 一阵气流在地面凭空卷起。 全部的卫星喷射着辉光和气流,开始徐徐地上浮。 “质量9.86千克,属于纳卫星的级别。” “整体采用了翼飞最强的通信模块,最强的遥感探测模块,采用了最强的主控系统,采用了最新的太阳能电池板。” “结合翼飞最新的离子推进器,具有独立升空入轨能力的一体化卫星。” “60万公里通信,3000公里遥感。” “无论是地面的人脸图像,还是地底的矿产资源,空中的气象天气,还是太空的信号控制,它们都能轻松探测和胜任。” “全球的纳卫星第一,星链卫星第一,它们.名副其实。” 近百颗的卫星在徐徐升空。 闪耀的表面在太阳底下反射出光芒。 而陈易就站在这些卫星的中间。 双手张开,欢送着这些卫星在腾空而起。 “卧槽曹cao,老婆快出来,看神仙!” “妈呀,这也太仙气了吧。” “把这些电瓶车后备箱脑补一下,换成一柄柄的飞剑,这妥妥的大乘级剑仙。” “这是卫星,卫星!全球第一的卫星!不是电瓶车后备箱!” “有一说一,虽然主播介绍的卫星性能很牛逼,但这确实像电瓶车后备箱,还是贴了闪光膜的非主流后备箱。” “不是,你们还讨论什么后备箱啊,没注意到这卫星的特点吗? 具有独立升空入轨能力! 独立升空入轨啊! 这代表了,造多少个卫星,这就能送多少个卫星上去轨道。 这是要颠覆整个航天界,颠覆整个航天史!” “太强了!” “刚我看了一下,大概9分钟左右,就会有智能机器人运着一个新制造的卫星从里面出来。 而众所周知,卫星是由系统控制飞行入轨,而电脑系统是不需要休息的。 这样一小时60分钟,一天24小时。 一天就有160颗卫星升空入轨。 星链卫星都是1000公里以下的近地轨道。 这个高度的卫星寿命很短。 除了某公司,很少有国家抢占这些轨道。 但现在,按主播这种速度。 不用一年,全部的近地轨道就能塞满。” “我去,这样岂不是说,以后其他公司想要发射近地卫星,需要先向主播申请给个位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