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千古师表 (四) (第1/2页)
锡庆院洋溢着喜气,却无酣畅淋漓的氛围。 赵祯未成年,凡举觞称庆,浅尝即止,勉强湿了湿嘴唇。 张景宗、雷允恭等内侍又在一旁虎视眈眈,看谁都像寇准。 丁谓、曹利用、赵元俨以下都不敢放肆,按时举杯,每饮必尽。 刘纬是赵祯之外的另一焦点,但脸色难看至极,生人勿近。 酒九行而罢,赵祯摆驾回宫。 气氛瞬间高涨,阿谀奉承潮水般涌向丁谓。 刘纬却在这时向丁谓告假,并把曹利用、赵元俨、钱惟演晾在一边。 百官热度顿时凉了一半。 丁谓举杯,视线轻扫东西两班,仿佛在问:谁还要走? 赵允升忽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一声“得罪”,追上刘纬步伐。 在座脸色甚是精彩,竖起耳朵,望眼欲穿。 “请刘参政留步。”自从赵允升被平夏军推举为序列三,就闭门不出,朝会也是一言不发,中途不下马、不入市,直来直去,日子过得无比忐忑。 “将军有事?”刘纬挤出一丝微笑面对债主。 “家父请参政过宅一叙,陛下已恩准。”赵允升一脑门儿的汗。 “宫中并无旨意出降。”刘纬道。 “陛下说,但凭参政心意。”赵允升道。 “是我有错在先,不敢去见楚王殿下。”刘纬唾面自干,却又理直气壮。 赵允升猝不及防,呆若木鸡。 “我已上奏陛下,请以贵府王孙出继昭成太子和安王为后。”刘纬匆匆离去。 锡庆院一片哗然,赵元俨瞬间成为焦点。 钱惟演向右微倾:“谓之兄可有耳闻?” 丁谓默默摇头,眼神飘忽。 钱惟演意味深长的笑了:“经世致用之道?这揣摩人心的本事,真是空前绝后。” 史上,赵祯亲政之后的第二年,即景佑二年,方为赵元僖、赵元杰、赵元偁立后。 所择宗亲皆是赵元佐之孙,亲疏远近,可见一斑。 …… 刘纬一次又一次的揣摩赵恒心思,无往而不利,倚仗是什么? 是王继恩、李昌龄、胡旦乃至明德皇后李氏谋废赵恒无果,却得以善终的往事,放在任何朝代都不可想象。 偏偏赵元佐、赵恒这对同胞兄弟一次又一次刷新天潢贵胃的道德上限,为冷酷无情的帝王传承增添了几分温馨。 但这一切,随着一句“那位命我医刘美”而告终。 人性经不起揣摩,蜀主孟昶、后主李煜、吴越钱俶、赵匡胤均是一夜暴毙,深宫之中似乎有道魅影,擅长牵机…… 一直以来,刘纬秉承孤臣之道,毫无根基可言,也就拉了钱易和何亮一把,偏偏这两人也是神憎鬼厌的类型,几乎没有反哺可能。而江德明、周文质是内侍,生死系于帝心,并无多少自主余地。 年龄是刘纬最大的优势,但若跻身朝堂前列,又会是最大的劣势,君弱臣强实为千古忌讳。 就算是向敏中这样备受争议的宰臣,也会将容貌端庄的孙辈送进宫以表忠心,亦是赵宋开国以来不成文的故事:公卿勋贵之女入侍掖庭者,须在十二以下,并经医工严格诊视…… 刘纬不愿质女入宫,亿万家业仅系己身又不是长久之计,但凡将来得寇准三分霉运,都会是灭顶之灾。 他苦思冥想数日,在刘娇身后打转的赵元元渐渐走入视线,芳年十二,亭亭玉立…… 李四娘惊骇不已,又不敢大声嚷嚷,趁着夜深人静咬耳:“元元乃天之骄女,郎君不要动那些不该动的心思……” “呵呵。”窗外突然响起一阵讥笑,“夫人的眼光还是没长进,明明是在挑新妇。” 刘纬叹道:“已是儿女双全的人了,踏踏实实过日子不好?进来说话。” 满子路已是半公开的存在。 百官对此心知肚明,刘宅这位足不出户的管事很可能是内侍出身,而且牵涉赵元份、赵元杰之死,并和那位告寇准、赵元杰谋反的申宗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