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来历 (第2/2页)
观大多都是修行上的大宗门,能对他们进行管理,侧面也说明了这个机构的能量。
其他的也不用多说,就说它的等级,一十八部之一。这可是比大名鼎鼎的三司二厂一卫还高了半级。祠部的部首都是大明帝国的正二品官员,而锦衣卫的指挥使也只是个正三品官员。
虽然有时候这个正三品不能当做普通的正三品来看。
所以能拿出祠部碟的不仅仅说明了一个寺庙道观的正规,还说明了这个寺庙道观的级别高。
举个例子,就和后世的大学一般。
一般大学可能都只是当地教育厅管理。
只有少数的大学是由教育部管理的。
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大部分会认为后者比前者要牛一点。
大明帝国也是如此。
能让祠部发祠部碟的寺庙观宇,一般就是比普通的地方观宇要牛一点。
或者说难听点的。
京师里的部门就算是个小吏也都眼比天高。
你一些地方上的普通观宇想让祠部开碟,恐怕首先得让自己的脑子先开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水吧。
单这个祠部碟就可以说明很多了。
至于祠部碟是否有假。
马林脑海中也闪过这个念头。
不过料想太原王氏都已经做过检查措施了。
更别提他在边关这么多年,也只听说过,有人作假过地方上的度牒。
没有人能作假这祠部碟。
连试图都没有试图过。
解释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因为要知道这方超凡世界,印章都是有着自己的力量的。
特别是大明帝国这十八部。
每一个印章盖上去都是拥有着特殊的能量在此。
所以模仿祠部碟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也有人提出过一个思路。
就是我模仿祠部碟记录的那个人可以吗?
这个思考出来的办法也在度牒制作的时候解决了。
考虑到度牒基本上都是修行者的户籍证明,是修行者使用的一个东西。
所以每一个度牒都在制作的时候要求修行者输入自己的气作为特征。
要知道,高深的修行者甚至连人的瞳孔的都可以变得一致。
但是修行者的气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种功法,每一个体质,甚至是每一次吐纳。
都让自己的气含有着自己的特征。
所以有着世界上可能有第二片同样的树叶,但是不可能有第二个相同的气。
马林一听这些就知道这人应该是终南山某个大宗出来的。
估计听了点陈年旧事出来显摆一下。
至于这事情的真假。
马林心里已经信了三分了。
总不能这个天门境小道士是个傻子吧。
跑到太原王氏面前说些胡编瞎话。
那没有二话说的,就算是宗门背景再大。
也得吃点挂落才能回去。
要知道,虽然这些世家高门可能显露出来的能量比不上这世间一等一的大宗,但是都是千年的王八,总有些功夫在壳下面藏着。惹急了,一口咬下来,谁都得吃痛。
现在能顺顺利利过来。
恐怕也有这太原王氏的人下令,不然单这个平阳府的负责人,担不了这个责。
啧啧啧。
既然皇帝不急。
那自己这个打杂跑堂的急啥。
于是便放下心了。
好好瞧着戏来了。
看了一下这个元元子,又看了一下王安之。
暗自比较了一下。
可惜比王安之好像大两三岁。
不然的话更像那些话本里那种命运的相会的味道。
不过对于修行者来说。
两三岁光景越往后越不明显。
可以算作是一辈人了。
元元子刚刚上来后,却又一个道士紧随着他上来。
正是之前马林所见好像是元元子师长打扮的那人。
只见这道士一身白色道袍古朴华丽,典雅至极,剑眉入鬓,肤如白玉,中年光景面容,头戴道观,手拿浮尘,身背一口宝剑。
和之前元元子交谈时候的和气不同,此刻上来后这幅样子算得上是英气逼人。
两眼炯炯有神。
眉间一股贵气引而不发。
端得是一副好皮囊。
看得出来,这是个身居高位之人。
这等样式打扮的修士,马林之前在北地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也算是常常能遇见与打过些交道。
一般都是有一定修为的宗门高层。
这些人与一般的修士不同,他们即懂修行,又明白处事为人之事,掌握着宗门世俗事物的处理权力。
而在这等宗门内,那绝对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