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_第74章 曾经你烧我襄阳学堂,我今日百倍报之,蔡家从此历史除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曾经你烧我襄阳学堂,我今日百倍报之,蔡家从此历史除名! (第2/4页)

无力。

    他们与诸葛相比,如同萤火比之皓月一般。

    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军师府内五人纷纷摇头,为这一次失败叹息了起来。

    这一次!

    他们清楚认识到了,诸葛谋略的厉害。

    如果不小心应对的话。

    恐怕到时候这颗项上人头都不会是自己的了。

    这可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襄阳。

    刘备与诸葛亮登高远眺,各怀心思,各有各的心境。

    就在刘备沉浸在即将到手的胜利中时。

    小厮快步上前,登级至刘备足下,小声耳语。

    “主公……”

    刘备见状压手按下小厮遮挡口型的手,朗声说道:

    “以后在军师面前,不得耳语隐瞒。”

    诸葛明闻言轻轻一笑,并未回应。

    小厮得令,立刻开口通禀:

    “主公,孙乾、简雍两位先生正在寻找主公。”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屏退小厮,他转头看向诸葛明,开口说道:

    “军师,备先行一步。”

    “天冷风寒,军师也切莫久留,早些回去吧。”

    诸葛明点了点头:

    “多谢主公关念,臣再等一些便回府了。”

    两人拜别,刘备乘车马,回到太守府。

    刚到府门,便从帘窗里看到了府门外等候着的孙乾、简雍。

    前些时日,刘备差遣二人去筹措军粮。

    如今归返,应是有所收获了。

    车马停稳,取下下马石。

    不料刘备一个箭步直接从车马上跃下。

    他快步来到孙乾、简雍身前,一手一個,牢牢攥住两人的手掌,急切问道:

    “筹措的如何,可够将士们征战所用?”

    见主公如此关切,孙乾、简雍不禁心头一暖。

    得明主如此,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孙乾、简雍点了点头,欢喜说道:

    “主公,此番筹措军粮,收获颇丰。”

    “这些军粮,足够将士们征战月余!”

    “若无征战,可犒赏一季!”

    闻听此言,刘备喜上眉梢。

    他用力的攥了攥孙乾、简雍二人的手掌,情真意切的说道:

    “公祐、宪和,你二人虽未战场杀敌!却也同样功不可没!”

    “我心甚慰!”

    孙乾、简雍二人急忙回道:

    “主公,我等所为,皆是兴汉。”

    “既是兴汉,何说什么功劳?”

    “能为前线战士们解决后顾之忧,本就是我等分内之事!”

    刘备连连点头。

    君臣齐心,这是何等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

    一番情真意切,刘备将二人领入府中。

    佣人献座,侍女看茶。

    刘备落座之后,情不自禁的小声低语:

    “也不知翼德他们前线如何了?”

    简雍放下手中茶碗,开口说道:

    “主公放心,有军师妙计,想来此时已经破城了才是。”

    刘备点了点头、

    他知道,此战必胜。

    眼下,只不过是因为荆州最富庶的六郡即将得手,而心中难掩兴奋而已。

    气氛融洽之时,孙乾突然起身。

    他开口说道:

    “启禀主公,我二人此次前来,除了汇报筹措军粮情况之外,还有一事通禀。”

    “在襄阳,有一处烧焦的废墟。”

    “这废墟乃是蔡瑁所毁,据说烧毁之前本是一座学堂。”

    “废墟本身并无特殊,只是我等在废墟当中找寻出一些陈年旧稿。”

    “这些陈年旧稿上,字迹娟秀,诗文大气,且全是从未见过的诗词。”

    “我二人想着,这学堂被毁之前,应当是有大学问者于此教书育人。”

    “若能寻得大才辅佐主公,也是一桩好事。”

    刘备闻言心中颇感兴趣。

    大学问者,必有大才!

    天下乱世,若能得大才辅佐,自是美事一桩!

    若能如军师一般才学通天者,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不过,即便不如军师。

    能光凭诗文就叫孙乾、简雍视为才学者,也非同小可了。

    刘备招了招手,问询道:

    “公祐,那些诗文可有带在身上?”

    孙乾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宣纸。

    宣纸漆黑,有如墨染。

    而诗文则皆白,诗文不全,有所缺损。

    一看便知,这宣纸上的诗文,乃是拓印下来的。

    献上宣纸后,孙乾开口解释道:

    “主公,那陈年旧稿系数镌刻在石板之上。”

    “石板零碎繁多,只找到这一处较为完整的拓印下来了。”

    刘备点了点头,果然与他猜想无二。

    他仔细品阅着拓印上的诗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看着着宣纸上拓印的诗句,刘备眼光流转。

    “好诗!好诗!”

    “写下此事者,不仅有着冲天的豪气,更有着惊天的隐忍之能!”

    “字里行间便能品味出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之气!”

    “真是可惜,不知究竟是何人作下如此诗句!”

    刘备一番感慨,忽然间,他发现。

    这拓印上的字迹,十分熟悉。

    眉头轻蹙,细细查看。

    这……这好像是军师的字迹!

    军师?!

    刘备心中疑惑,他快步行至书房,翻找出与军师往来的信函。

    寻找信函中相同的字进行比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