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_第98章 许昌急报,曹cao看之,口吐鲜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许昌急报,曹cao看之,口吐鲜血! (第1/8页)

    第97章许昌急报,曹cao看之,口吐鲜血!

    襄阳,军师府。

    诸葛明经过一天的休息,疲惫的身躯得到了恢复。

    府上下人想要上前侍奉更衣,却被诸葛明拒绝了。

    他洗漱整洁,换上居家的文士袍。

    在一旁追随的小书童开口说道:

    “先生真是奇怪,自从进了军师府,还从未见过您让下人侍奉更衣呢。”

    诸葛明闻言竖起食指指节,轻轻地敲打在小书童的头上,训诫道:

    “我是如何教导你的?”

    小书童揉了揉脑袋,噘着嘴嘟囔:

    “天下万民人人平等,不可有分辨之心,如此修身养性,方可成为圣贤。”

    诸葛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可有分辨之心,这样也就不会被外物所牵制。

    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想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的就是无分辨心。

    诸葛明多年来知行合一,也正因如此才能在经历诸多磨难后依旧保持一颗赤诚之心。

    院外,侍女从膳房端来早羹往书房走去。

    途中刚好遇到了来访的诸葛亮。

    侍女欠身行礼,却被诸葛亮给拦了下来。

    “交给我吧,我给兄长送去。”

    说完,便接过餐盘,往书房走。

    刚一进门,就看到兄长在教育书童。

    将餐盘放在椅子上,这是兄长特意叮嘱的。

    因为书案上摆放着军机要件,不可被玷污。

    “兄长,休息一夜,有精神多了。”

    小书童接着话头说道:

    “确实精神!一早上就敲打我!”

    说完,生怕又要挨打,立马捂着屁股和脑袋逃跑了。

    跑到书房门口,还不忘回头冲诸葛明吐了吐舌头。

    看着这顽劣的书童,诸葛亮诸葛明相视一笑。

    诸葛明从书案上取出一纸书文递给弟弟,随后直接盘坐在地上,草草对付早羹。

    诸葛亮见状开口说道:

    “兄长,民以食为天。吃饭怎可如此对付?”

    诸葛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先不说这个,你且看看我拟定的方案,可有什么纰漏。”

    诸葛亮闻言疑声说道:

    “兄长,昨夜又勤政了?”

    诸葛明有些不耐烦的摆手催促道:

    “哎呀,这些事情不处理完,我如何睡得着?”

    “你快些看完,给个意见。”

    “曹cao大军不日就可抵达,若有纰漏,得加紧再想!”

    诸葛亮无奈,他轻叹着摇了摇头,低头查阅书文。

    通篇看完之后,诸葛亮眉眼大睁!

    他心中万分惊愕。

    只因为兄长制定的守城方案实在是太过于惊人和完美。

    从调兵遣将到筹划人心。

    一计之下还有一计。

    谋略套着谋略,计策穿插着计策!

    明明只有一个总体的方案,可这总方案之下却好似老树盘根一般,开枝散叶,扩散出数十条细小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几乎是将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数都囊括其中,并且给出了最佳的应对措施!

    诸葛亮心中惊愕万分。

    他急声问道:

    “兄长,这计策可是想了一夜的成果?”

    诸葛明开口,略感惋惜的说道:

    “没有,只是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夜游之时想出来的。”

    “估摸着也得有半个时辰那么久了!”

    听诸葛明的语气,好像用半个多时辰才想出这个方案,已经很浪费时间了一样!

    然而,这些话听在诸葛亮的心里却好似雷劈一般!

    如此缜密精细,包罗万象的方案计谋,居然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想出来?

    若换做是他来想,没有一日绝记计想不出!

    一日对半个时辰。

    这便是我与兄长之间的差距么?

    虽说诸葛亮知道自己和兄长之间不分伯仲,兄长会略胜自己一筹。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筹,竟然是一日与半个时辰之间的巨大差距!

    诸葛亮心中感慨万分,诸葛明却焦急的等待着回应。

    他见胞弟半天也没个声,不禁眉头轻皱,低声自语道:

    “果然还是有纰漏,看来只能用备选方案了!”

    然而,诸葛明的话,让本就震惊的诸葛亮更加错愕?

    什么?

    还有备选方案?!

    这……

    兄长想了不止一个方案?!

    诸葛亮心中无比的震撼。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与兄长之间的巨大差距。

    诸葛亮摇了摇头,万分感慨:

    “兄长,这个方案十分完美!”

    “只叹兄长计谋强过亮许多啊!”

    诸葛明却是不假思索的说道:

    “弟,你若是在我的位置上,进步会远超于我。”

    “不要妄自菲薄。”

    诸葛明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

    流芳千古的诸葛亮,经过几次实战的锻炼后一定会大有成就。

    但是这句话听在诸葛亮的耳朵里,却是兄长的自谦之词。

    诸葛亮心中感慨。

    兄长真是个完人!有如此通天大才还这般谦虚!

    今后,我要以兄长为榜样,奋力追赶才行!

    不知觉间,诸葛明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又强了许多!

    ………………

    宛城,点将台。

    今日乃是大军誓师大会!

    文臣武将尽皆在列。

    虎侯许褚作为亲卫,伫立在点将台一侧。

    他率领的虎骑军,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