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曹嗣之争 (第3/3页)
无争,多么危急的战局,他也从容自若,谈吐相宜。但今天忽然一反常态,说话极度威严凝重,令四大谋士和曹cao都听之变色。 但每个人心里都在点头认可贾诩的观点:文和所说,皆金石良言! “报!” “荀令君急报!” “许昌生乱,望丞相早做决断!” 曹cao看过荀令君的书信,面色倏然而变。 “报!” “许昌大乱,约束不定。士族争相出城避祸。” …… “报!” …… “急报!” …… 连续十三骑,飞马折报,皆来自荀令君的亲笔书信! 曹cao失惊,五大谋士齐齐变色! 以荀令君的稳重和智谋,若不是事态紧急到了极致,断断不会如此惶急! 家国危亡,事在危急! 且众将与五大谋士的家属亲眷,皆在许昌,一旦许昌陷落,纵然百姓无忧,这些要臣的亲属,恐怕一个也好不了,都得被马超斩首,以报父仇! 不觉间,又是一天结束,大帐外升起灯火,不时有烟气传入帐中,引得众人一阵咳嗽。 曹cao犹豫难决,站起身来,一言不发,往大帐外而去。 五大谋士不敢作声,也相继而出,跟在后面。 大帐外,火把鳞次栉比,照耀如同白天。往来巡逻的士兵,不时地从身边经过。 但每个人的身上,都缺了在宛城誓师大会时候的那份士气和精神。一个个如斗败的鹌鹑,焉头耷拉脑。 入夜,冷风袭来,彻骨生寒。 曹cao裹住披风,刚要转身回帐,忽然对面一人手提包裹,急匆匆的奔跑而过。 “站住!元让,何事如此惊慌?” 曹cao定睛一看,正是大将夏侯。 “丞相……” 夏侯只顾着走,没留意在烟尘之中,曹cao当先而行,后面五大谋士紧紧跟随。 曹cao大量着夏侯,沉声问道:“发生了何事?” 夏侯满脸惊惶之色,将手里的包裹下意识的想要藏于身后,但又知道这样做也于事无补,只要定了定神,坦白说道:“黄昏之时,碰到杨修。他说丞相正在大帐中与五大谋士议论退兵。最晚明天,必有退兵的命令下达。为了不致慌乱,不如早早收拾行囊,做好准备。” 曹cao佯怒,厉声喝道:“为何别人不如此,唯独你急于退军,收拾行囊?还敢在此狡辩!” 夏侯心惊胆战,连连叩头,额头鲜血淋漓:“丞相容禀。其他众将,皆已知晓此事,早就已经收拾完毕了。末将因忙于兵马事务,未能得暇,所以才拖到现在……” “竖子,敢乱我军心,给我提杨修来!” 曹cao大怒,大发雷霆,立刻命令护卫前往营中捉拿杨修。 不多时,杨修被一群刀斧手绳捆而来,押到面前,后面曹植气喘吁吁,跟随而至。 “竖子!” “你怎敢轻料我意,惑乱军心!” 曹cao指着杨修,怒声喝道。 杨修变起仓促,他虽然心灵机巧,舌辩无敌,但真的刀压脖项的时候,还是被吓得六神无主,一时间沉默不语。 “父亲,求父亲开恩啊!” 曹植已经嗅到了nongnong的杀意,心中一沉,无助的央求着。 但曹cao丝毫不为所动,面色铁青,盯着杨修。 “众位叔伯,恳求救他……” 曹植转而看向众将和五大谋士。 但所有人此刻都陷入了沉默当中,浑然不觉。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杨修乃是曹植的心腹智囊,出谋划策之人。 而自曹冲死后,曹植是世子曹丕的首要竞争者! 此刻曹丕负责许昌的城防事务,所有众将的三亲六故,亲人家属,安危都攥在曹丕的手里! “无需多言,推出辕门,斩之!” “喏!” 刀斧手一声喝,将杨修推出辕门,立刻斩杀! 曹cao忽然转身,立于车辕之上,俯视着众将和所有谋士。 “杨修乱我军心,其心可诛,你等众人不明其意,擅自起哄,也有罪责!” “但法不责众,只惩其首!如今杨修伏诛,你们暂且戴罪立功!” 众将急忙下跪,叩谢丞相不杀之恩,心里对杨修痛恨之至,连带着对于身边站立的曹植,也逐渐失去好感。 更有甚者,认为杨修行此事,乃是出于曹植的精心安排指使。 “杨修大肆宣传我明日退兵之事,恐怕樊城赵云孟获之兵,也早已听闻此事。我若在此耽搁日久,必遭其陷害!” “你等众将,立刻回营。典视三军,立刻拔寨起行,暂退宛城!” “喏!” 众将领命,各自退下。 曹cao先是宽恕众将之罪,再行退兵之令,所有的将领都以为丞相之所以退兵,是被杨修蛊惑,不得以而为之。 五大谋士各自对望,心里暗自佩服丞相之谋,竟然丝毫不着痕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