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谁家都有一本三字经 (第2/2页)
/br> 回到家正是饭点儿,有五六桌客人,有两桌刚坐下来,二丫在拎茶壶倒茶, 雷姐见状,下车把包包丢给我就进了厨房。 “四哥,今天礼拜几呀,你俩这时候回来?” “礼拜三,想回来喝老黄酒不是。郭子呢?” “他呀,下午接个电话就去了市区,没给你联系咩?” “不晓得,他有些朋友我都不认识。” 进厨房见老娘在红烧鱼,阿珍在擀面皮,雷姐在包饺子。 “晚上还有人吃饺子,这来得及吗?” “新坐下的两桌,每桌要三十个蒸饺,来不来得及都要做。” “别傻站着,赶紧的拍两碗黄瓜,切两盘子卤豆皮儿、猪耳朵,倒两盘花生米,端上桌先给人家喝酒!” 一阵噼里啪啦,一只托盘四样菜,一手端一只,出来上桌。 “我靠,还是四哥有功夫,一手就端四个菜!” “先整几个下酒菜,哥几个儿慢慢喝!饺子正在包,等十几分钟就好!” “老四,盘子扔球哪儿,过来喝一杯!” “哎哟,学哥在这儿!今天礼拜三,咋有时间过来吃饭?” “这么,老家来人了,晚上就偷个懒,请老乡们过来吃家乡味。很少见你回来,忙啥玩儿?”
“在市内大酒店当安保经理,白天有时间就想睡觉,晚上肯定走不开。所以很少回来。” “那是肯定了!安保经理,拿钱多责任也大。” “新来的几个老兄乡,打算安排进你们厂?” “在问,狗日的几个小主管们都还没答应个囫囵话儿,所以我说晚饭少整点儿,等十二点请他们吃个宵夜,再大喝。” “行啊,宵夜的时候,叫二丫拿瓶好酒给你,直接告诉他们,就说我送的!” “那敢情好!娘希匹,老子的面子不给,冲咱四哥的面子,看他们谁还敢牛叉!来,一起敬四哥一杯!” 一只忙到快九点,咱跟雷姐才有时间坐下来吃顿饭。 “珍姐,眼看住天气热了,吃凉菜喝黄酒的人越来越多,老爸还不来咩?” “是啊,阿珍,爸爸不来,就靠老娘你们三个,哪里忙得过来?” “问了,爸说就这几天,跟大伯一起走。还说咱们家老五也想出来打工。他去年一年的收入,都还不够交提成儿,就落个家里老娘老爹有饭吃。” “老五不能出远门!老幺照顾父母,分家的时候早就说好了。” “几个大的都跑了,老五守老家、照顾父母肯定委屈。阿珍,要不咱们每月多寄几百块份子钱,反正我在华侨城上班,工资也不低。” “就是,老五来打工,一月也就挣四五百块钱,家里啥都丢了。父母呢,一年老一年。超霸厂那几个小屁孩儿,那个小组长现在谈婚论嫁了,每月省吃俭用的,小两口儿也就节省下来一千大洋。还在谈女朋友的,都是月光族。” “二丫说的也是实情。珍姐、雷姐看着安排就是了,我的原则,老五不能出远门!” “行吧。老爹寒气腿,走路本来就不灵光,老五不在家呀,老妈个头又小,根本照顾不来老爹。我看干脆把当初分给咱们的两间屋扒了,给老五盖两层小洋楼儿。” “老五也该成家了。四哥哥,盖两层楼,在农村能花多少钱?” “顶多三万大洋。把咱们的两间屋扒掉,打横坐北朝南,刚好能盖三间。两层楼,站在村前半山坡往孟子坪的马路上都能看见。” “就按阿珍说的,盖就盖呗!” “那就说定了啊,雷姐同意了,老四也同意了。我打电话给爸,叫他走之前去一趟乡下,跟咱爹唠叨唠叨盖房子的事儿。” “阿珍,明天就打钱给咱爸,没见到钱,去乡下说了也等于白说。” “好滴,听雷大当家的!” “唉。四儿在深圳,看似光棍溜溜的,家里却还有一本难念的经!” “mama,谁家都有一本三字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