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卷 西游前奏_第二十八章 儒墨道 (第2/2页)
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和撰写,为的是要记载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其一生主要贡献在于,奠定了教育的基础,他在政治上采取保守主义,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开明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对于思想领域的开创见解间接的促进了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这一文化鼎盛现象的形成。 除孔丘儒学大展之外,有大贤墨家子独创墨家学说,此子正是那素玉道人,素玉与金麟子游走洪荒当中,后逢机缘,觉得待在一起没什么作为,分开之后,于洪荒当中游历。 正逢仓颉在蓬莱岛立下儒家学派,素玉却是明白了自己的机缘,静心悟道之后,悟出了墨家大道。 素玉格沉稳,静默不变,他的格与墨家学说的成型有很大的关系,早年素玉便见识了玄天打造蓬莱岛的样子,受了玄天影响,墨家变成了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地学派,素玉以“默”为“墨”,化成墨家子。 墨家学派崇尚兼、非攻、尚贤、尚同等思想。 兼者,博也,将父慈、子孝等对待亲人的扩展到对陌生人上。 非攻者,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者,不分贵jiàn)唯才是举。 尚同者,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如果说儒家代表一些有学识、有思想地上层或中层阶级,而墨家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那么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正是因为墨家的观点贴近劳苦大众,所以也是深得广大下层百姓的拥戴,众人尊称墨翟为墨子。墨家学说迅速发展起来,一度声势还在孔丘的儒家之上。 墨家与儒家并称为战国时期两大显学,显学者,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也。 此外,随着众多能人异士的出场,纷纷提出了许多不多的治世观点。 太赤天,八景宫中。 老君睁开他那微闭的双眼,平淡无奇,对一旁童子道:“去请你大师兄过来。” 童子应命而去,不一会儿,玄都便在童子的带领下而来。 玄都恭敬道:“老师。” 老子静静的看了眼玄都,叹道:“天下群雄并起,佛门大兴之势已成,我道家却不能落后于人啊。” 玄都一听,心中默叹一声,道:“弟子领命。” 老子点点头,取出太极图往将玄都裹起,往虚空一抛。 突然间,虚空出现了异象,一道金虹如桥,横跨了天际,五色毫光大放,照耀天地,压过了漫天星辰光辉。太极图横挂在天穹里,五色毫光运转着,承接着一切星辰元气,片刻之后,浓缩成了五团光华,分青红黄白黑五色,乃是五行之精华,在地面看上去,就好像五颗星辰,绕着金桥旋转,吸纳着金桥发出的五色毫光,三百六十五周天之后,天穹就只剩下一条金桥,与五颗悬照着五行光华的星辰。 随后,三十三天外涌现了一片玄黄气,笼罩在金桥之上,混沌虚空之下,从玄黄气中,蜿蜒游下一黑一白两条巨龙,躯连绵万丈之长,九爪灿然,彼此纠连盘绕,做阳两仪相合之状。垂落在五行星辰光华之中,做那太极旋转着,把五行精华包容起来,熔炼成一体,化作一片白霞。 一条淡淡的人形光影,从金桥中走出,落在白霞中,白霞立即滚滚汇聚成一团白气,里面隐隐一个人形屈合抱着,随后玄黄气化无。金桥消失,这团白气顿时彷佛流星坠落般,正对着南赡部洲的中央降临下来。 瞬间,南赡部洲上白光大作,冲宵而起,绽放着一股浩然的气息,并不暴烈,但坚韧绵密,悠长深远,又极其洁净光明。但在南赡部洲上的人,无论神仙鬼怪。都感觉到了一种王道地压力,没有佛教金光地霸道,却绵绵密密,如水轻柔,却无有断绝,悬浮在南赡部洲天空中的存在,甚至因此不由自主地降落下来地面。 东海蓬莱岛之上,玄天眼见这等景象,嗤笑一声道:“老君也不甘寂莫啊,可是,你非得搞这等大的模样干嘛,明显是作秀嘛。”笑罢,玄天却又闭上眼睛,神似安宁,明显是神游太虚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