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推荐朋友的小说_落花有情意----《暧昧人生》 (第2/2页)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键时刻,纳迦族的女海巫法斯绮带领着她的部众赶到。虽然凯尔萨斯心存犹豫,但形式的需要,以及对同样作为上层精灵传人的纳迦,尤其是曾给予凯尔萨斯帮助的法斯绮的微妙情绪,使王子还是接受了他们的援助。 血精灵和纳迦,同宗同祖的两族人共同击退了一支亡灵军团。得以完成命令的凯尔萨斯对女海巫心存感激。但他没有发现,这一切实际上都是纳迦的计谋。法斯绮不断向年轻的王子暗示她有能力帮助凯尔萨斯和他的族人摆脱因为失去魔法源泉的痛苦,同时也告诫他血精灵在联盟中的处境将会更加不利。这确实使凯尔萨斯有了一些动摇,但还是没能让他下定决心。恰好此时,加理瑟斯带领着大军突然出现。暴躁的将军发现凯尔萨斯正在与他们的敌人纳迦族人在一起,立刻就作出了王子和他的血精灵已经背叛联盟的推断。凯尔萨斯赶紧让纳迦离去,并希望向加理瑟斯进行解释。但早就对血精灵心存偏见的加理瑟斯怎会听信凯尔萨斯解释。洛丹伦联盟军队的统帅就这样拘捕并囚禁了血精灵们,并宣布将对他们执行死刑。这让凯尔萨斯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在达拉然废墟下的地牢中,血精灵王子对联盟心灰意冷,痛苦地等待着大限降临。 而法斯绮又在关键时刻出现了。在她的帮助下,凯尔萨斯带领着血精灵逃出了监狱。此时的王子终于下定了决心:和愚蠢的人类以及他们的联盟分道扬镳。之后,他听从了法斯绮的建议,投靠了纳迦的主人——伊利丹。 在已经破碎的兽人故乡德拉诺,凯尔萨斯再次见到了恶魔猎手。他向伊利丹寻求解除血精灵们嗜求魔法痛苦的方法。伊利丹告诉年轻的王子,他无法达成凯尔萨斯的请求。但他却可以帮助血精灵王子和他的族人获得强大的魔法,以达到解除痛苦的目的。那便是象他一样,投靠恶魔基尔加丹。 此时的凯尔萨斯心中,仍旧对恶魔存在着排斥的心理。但无辜的被人类加上“背叛”的罪名后,他已经没有其他的退路。同时,他也预感到血精灵在失去魔法的支持后将可能面临的境地。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再加上伊利丹的一番劝告,凯尔萨斯终于做出了选择——向恶魔的仆人伊利丹效忠。实际上,这也是他唯一的选择。 之后,血精灵法师凯尔萨斯便与纳迦女海巫法斯绮成为了恶魔猎手伊利丹的左膀右臂,在联盟、亡灵天灾军团、燃烧军团之间的夹缝中寻求生存。 或许读到这里,大多数朋友都会为凯尔萨斯的遭遇感到忿忿不平。的确,凯尔萨斯地背叛主要是源于外部的原因。在一次又一次的刁难下,凯尔萨斯一直保持着克制与冷静。但加理瑟斯的蛮不讲理将血精灵推入了绝境。再加上狡猾的女纳迦地挑唆与引诱,凯尔萨斯的变节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我们回过来想一想,加理瑟斯之所以对血精灵态度那样刻薄,也不无原因。血精灵与人类之间建立起的盟约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质。两个相互缺乏了解,互不信任的族群因为一笔交易而走到了一起。虽然他们曾并肩作战,但心却从未连在一起。战后,两个国家虽然彼此表达了善意,但这样的友谊注定难以长久。 在与兽人的战争中,血精灵与人类重新走到了一起。不过,这次两者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原本的受援方血精灵成为了供援方。这也使两族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血精灵希望通过他们的参战,偿还早年亏欠的人情。甚至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认为血精灵从不欠人类什么,因为当年他们就已经用教人类魔法的方式还清。所以,血精灵认为他们有理由得到来自人类的更多的尊重。不过,人类却有着不同的想法:虽然当初人类曾从血精灵那受益,但那小小的礼物是无法与人类作出的贡献相提并论的。所以,人类在血精灵面前始终可以高抬着头。至于血精灵加入人类与兽人的战争,则完全是他们应当承担的义务,不需要太多的感谢。牢牢记住自己对别人的恩惠,而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这也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心理。两者从这里就产生了分歧。 另外一方面,血精灵一向有着极端高傲的个性。他们连自己的同胞暗夜精灵都心存鄙夷,更何况“愚昧低等”的人类。在与兽人战斗中人类的拙劣表现以及那一次次失利,使血精灵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盟友。当他们感觉自己与人类的缘分就此到头后,宣布了退出联盟的决定。虽然当时战争已经结束,联盟也取得了胜利,局势仍不稳定。所以,血精灵此时的离开,令人类十分不满。他们认为,血精灵是忘恩负义的一群。彼此间的不信任,进一步加深了。 所以,等到血精灵在亡灵大军的打击下几乎覆灭,凯尔萨斯带领着残兵投奔联盟后,人类中自然会有人心存怀疑和不满。加理瑟斯对血精灵很不信任,处处刁难恐怕就是这个原因了。 血精灵与人类的联盟走到今天这般田地,当然不是凯尔萨斯的责任。可怜的王子生在了这一时代,不幸地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他所做的选择,却都是一般人会做出的选择。所以,这样的人物有了这样的遭遇,一定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同情。只是在无情的命运面前,血精灵王子显得特别无力,他的个性也因为这个原因弱了许多。人气虽然是高的,但在历史中的作用有限。这便是他无法成为魔兽中重要人物的根本原因。 至于加理瑟斯,自然是要承担凯尔萨斯叛变的主要责任的。心胸狭隘、盲目主观,无论如何都是个不称职的领导。然而,现实中,这样成天对下属心存怀疑、猜忌极重的领导却是随处可见。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凯尔萨斯这样的人才,到了加理瑟斯的手里,要么就成了废马,郁郁而终;要么就成为了野马,跳槽而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