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167回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7回程 (第1/2页)

    邹mama之前在松江府接上黄蓁时,就觉得这姑娘与众不同?身边伺候的也不是一般侍女,今日出来之前,帮主还特意提点她,让她用心伺候。

    船内的点心果子,包括茶具,都是长寿亲自安排的,还要她不要多嘴?不提邹mama心里暗自猜测,黄蓁敏锐地察觉邹mama在打量她,见黄蓁看过来时便低下头来。

    黄蓁虽不知为何?但却觉得邹mama的态度,比起上回更热络了许多?想来是老帮主感念她及时救治了陈世元,所以对下仆有交代,邹mama才会如此恭敬如斯。

    一路无话,一船人顺风顺水地回到了松江府,停靠的地方还是那个废弃的码头,周围不见人影?之余一驾马车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赶车的马夫见了黄蓁一行人,恭敬地拿出马凳摆放好,带黄蓁几人上了车,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那个码头,入伏后的天气闷热而炙烤。

    偶尔有一阵风吹过掀起水面,堆砌出几许涟漪,过会就水过无痕了。红姑悄声对黄蓁道:“你回来的日期定下来后,老帮主就给汤爷带了信,您的行程自然都在槽帮的眼皮底下,也算是他有心了。”

    黄蓁心里感念陈凛的周全,看了眼叽叽喳喳的雀儿和招娣,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马车将将停下,阿婆的声音便从外面响起来,

    黄蓁掀开帘子叫了声:“阿婆,声音便以呜咽。”

    阿婆早已泪眼汪汪,自黄蓁下了车阿婆的手就没松开过,上下打量着黄蓁,生怕黄蓁在外面磕了碰了,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姑姑瘦了好多。

    “念叨是外面的吃食不合口?黄蓁说吃的东西倒是能入口,就是没有您做的可口。”

    阿婆一听又高兴了起来,说道:“老奴昨日得了汤爷的准信,一大早的厨房里就准备起来了,热水早在锅里热着,先让红瘦绿肥伺候你洗涮。

    待您出来时,老奴保证您爱吃的都在桌上摆着。”

    黄蓁耐心地听着阿婆唠叨,频频地点头,阿婆见了黄蓁如此慰贴,更是老怀大慰,黄蓁何尝不是如此呢?

    家的意义就在于不管你何时归来?都有人等着,惦记着,待你洗去一身风尘,热茶热饭地在桌子上等着你。黄蓁看着因为自己回来,而喧闹起来的院子,心里是踏实的。

    而此时坐卧在临安府皇宫里,垂拱殿内的理宗皇帝赵昀,也接到身在前线孟珙将军的八百里加急,接过内侍手中的信,理宗皇帝迫不及待地打开?

    待看了里面的内容,理宗皇帝霍地站了起来,龙颜大悦,直呼庆幸?说西湖的那个刺客闹得及时,又夸赞孟珙将军行事缜密,不然就上了蒙古人的恶当?

    众臣见官家一反常态?纷纷询问有何喜事?

    理宗皇帝把手里的信交给董宋臣,让他拿下去给群臣传阅,原来孟珙将军在信中说,据探子在鄂北得到确切消息,蒙古元帅阔出病危了。

    两月前蒙古大汗窝阔台,在暗中召集各路名医云集鄂北,虽不知阔出具体病情?但是信上说,元帅阔出已经两月未出中军大帐,虽然消息还在瞒着。

    但是已经引起蒙军将士的恐慌?我方探子还打探到,有人向蒙古大汗献计,想以和谈为名稳住大宋,以图达到霸占襄阳的目的?

    这些日子蒙古人在驿馆内,一边叫嚣着让大宋交出炸死他们使者的凶手来,一边又以回去交差为由,要将议和的事定下来,每日在鸿胪寺里闹得沸反盈天?

    主战和主和两派每日在朝堂上争执不休?理宗皇帝正拿不定注意?可以说孟将军的这封信来的很及时,孟将军还在信的结尾说,蒙古使团这次带了了二十车的金子。

    来贿赂大宋朝臣,以期达到议和的目的。

    右丞相杜范这些时日被不少朝臣攻歼?皆因他一力主战,主和派说他不知体恤民生艰难?

    杜范这些日子煎熬的头发都白了大半?孟珙将军这封信来的可是及时雨。

    官家坐在上首,待众臣传阅完毕后,说道:“二十车金子?朕为什么不知道呢?这二十车金子去了哪里?朕不会过问?但是,前线将士在前线浴血拼杀,尚且缺衣少粮?

    拿了金子的就别让朕费事了,乖乖底吐出来充作军资,以匿名的方式交到户部,朝廷不会再追究?若有人再来朕面前谈议和,就两罪并罚,伍德一,这事你来监督。”

    伍德一心领神会,出列说道:“臣,伍德一领旨,明日早朝后臣去户部点数,保证二十车金子一锭不少,少了一锭臣就是抄了他的家底,也不能委屈了前方将士?”

    官家面色阴沉地点点头,说道:“好,去鸿胪寺把蒙古人的马车拿辆回来,就摆在户部门口,至于那些蒙古人暂时看压起来。”

    那些接了蒙古使者贿赂的人,心里暗暗发苦,二十车金子,还一锭都不能少?瞧着官家的意思,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没瞒过皇城司的眼睛去?

    要是和蒙古人签了合约,也没出现过纰漏?那这件事情官家有可能就不提了?

    可是谁想能到蒙古人那样jianian诈?明面上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