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0焦雷 (第1/2页)
想到这里黄蓁不由地笑出声来,阿婆说道:“怎么看着您比雀儿还高兴呢?雀儿那傻丫头一说要嫁人了,还哭了几场,说是舍不得离开您呢?” 黄蓁不相信的说道:“您确定她不是因为要嫁得良人,才喜极而泣的?这丫头最会骗人了?您肯定是又被她骗了。” 听了黄蓁的调侃,阿婆笑呵呵的说道:“不管是喜极而泣还是真情流露?老奴都照单全收,你不是常说嘛?学会难得糊涂的人,都是有福气的人,老奴日后要做个惜福的人。” 黄蓁看着心满意足看着阿婆,附和道:“您能这样想就对了。” 果然如黄蓁所料,过了午后汤家传来消息,求的卦相乃是上吉之兆,姻缘天成,多子多福。阿婆听了双手合十,喜的嘴里只念佛号。 汤家隔日上门来,说是求了几个好日子都是今年的,黄蓁挑了个年前的日子,说道:“不是娶个媳妇好过年吗?新年正是阖家欢聚的好日子,就定了这个日子吧。” 媒婆还想着要多跑几趟,才能把日子定下来?没成想黄蓁这样痛快,倒省了好些事,喜的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 阿婆看着不禁地说道:“您这是哄我们姑娘好说话呢?” 黄蓁才反应过来阿婆之前教过她的?女方怎么也要拿捏一回?不能就这样痛快答应了去?还有的人家三番五次的推托,好显得女子尊重,自己怎么忘了呢? 媒婆看着黄蓁懊恼的样子,忙奉承着说:“这是姑娘疼我呢?喜事要的就是一顺百顺,姑娘是个知疼知热的人,说着连连作揖相求。” 黄蓁一笑也就允了,其实黄蓁也不明白?好事为何要多磨? 黄蓁的及笄礼并没有邀请许多人?用红姑的话说就是,你只管邀请些平时处得来的好友?那些希望你过得好的,带着祝福来的就好,内里的舒服远胜那些流于表面的喧闹? 黄蓁深以为然,所以给张夫人递了帖子,张敏的帖子是单送的,汤家女眷会悉数到场,贾家的女眷,聂红线那里也递了帖子,还有祝宝儿姐妹等等。 红姑把她和阿婆议定的人选跟黄蓁一一敲定。 内院也就就开四张桌,席面是从桃花源预定的,酒楼的曹大厨听说是姑娘的生辰,竟亲自请缨上阵要为那日的席面掌勺?而且连赏银都拒绝了? 说黄蓁为了百姓捐了身家,他要是接了黄姑娘的银子,成什么人了?阿婆回来跟黄蓁说起来还有些高兴。 不待黄蓁吱声红姑便点头应了,吩咐说:“如此也好,家里的厨房弄些汤水就行,那些只想看看热闹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免得好酒好菜,喂了眼大心空的人? 至于曹大厨要来帮忙我们欢迎,回头包个红包过去。” 阿婆将黄蓁没有反驳,点头应了。 红姑又说道:“乌泥泾庄子上的管事和伙计,给她们放上一日假,在庄子里摆上几桌席面,让大伙都沾沾您的喜气。” 黄蓁听了红姑的安排,知道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也觉得这样做的妥当,频频颔首表示赞同。 事后黄蓁对红姑好笑地说道:“看您和阿婆之前的劲头,还以为你们要大宴宾客,借此来昭告天下呢?好让所有人都晓得,黄家幼女初长成呢?” “您还真敢想啊?红姑说到这里不知想起了什么?竟笑出了声来,迎着黄蓁不解的目光,调侃说我昭告天下有什么用?您又没打算嫁人?说着又笑了几声,这主意不错?先让天下人急一急又有何妨?” 黄蓁直觉红姑有事瞒她,可是问了几句?见她一副卖关子的模样,又推托着说事情没定下来?办成了黄蓁自然知道,办不成也没什么打紧?不过是损失了些银子。 反正我们家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这话说的霸气,黄蓁听了都不由地牙疼,又不好过度追问,只好放下不提。” 红姑安排说道:“正宾就请了张夫人为你插笄,赞者定了汤清韵,司者请了贾夫人来,这些人或是通家之好?或是您好友,你和她们都熟识,所以也不必紧张?这两日把走位再熟练些。” 黄蓁用手指着头部说,示意自己都记在脑子里。 红姑又问道:“酒席就设在花厅两侧的隔间里,两侧的的厢房用作休息的地方,戏台就搭在回廊的里侧,又清凉又得看,你看如何?” 黄蓁回道:“姑姑看着安排就是。” 黄蓁没想到阿婆和红姑,把及笄礼安排的面面俱到,两人只说不要她cao心?在她的认知里,这个生辰之所以区别以往的生辰?不过就是可以把头发挽起来,有人为她插笄成礼。 没想到还有这些规矩礼仪?红姑可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教她,红姑是最讨厌麻烦和应酬的人,能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她绝不会说两个字? 可是为了她,每日把这些规矩掰开了,再揉碎了跟她反复讲,生怕她的及笄礼落下一丝瑕疵? 黄蓁知道姑姑是怕有负父母所托,是在行使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