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险恶捧杀 (第2/2页)
,似有所思,便问:“柳卿有什么想法?” 柳湘莲的确想起了一些事情,走上前来说道:“陛下远见卓识,粮食不可不虑。微臣有些想法,虽未能立竿见影,也可稍减灾情。” “说。”永隆帝颔首。 柳湘莲道:“微臣听闻,除了烟草之外,另有数种海外泊来的作物,一名番薯,一名番麦(玉米),一名马铃薯,产量皆高,胜过稻米、谷物数倍,而且干旱、贫瘠之地也可种植。如今仅在少数地方有种植。 如果朝廷寻来种子,早日推广全国,或可稍减灾情。最好陛下能盛赞此物美味,开天下风气之先,加快传播速度。 再者,还可下诏寻找专注农事者,不要求有功名傍身,专门任职推广新作物。数年后当有成效。” 永隆帝大喜,忙问顾克贞:“果真有这几种东西?” 顾克贞蹙眉道:“臣略有耳闻,所谓‘番米’,早前还有地方曾向陛下进贡过。但不知产量如何,是否适合各省种植……“ “这等事一试便知!”永隆帝断然道,“就由你户部来办理!” 顾克贞只好再应下。 永隆帝忽对柳湘莲道:“朕还有一事非柳卿来办不可。” 说着,命人将书稿递给他,解释道:“这就是近来天变研究成果,你可刊发在《京报》上。” 柳湘莲看着手中文稿,感觉疑惑,这么重要的文章,发在邸报上不是更好?全国都能知道。
很快他就明白过来,肯定是六科官员不认可皇帝的结论,不予抄发。永隆帝也不至于为这等小事动用皇权威逼臣子,那就太没面子了。 更何况,这本就是为了给他自己甩锅用的,总不好弄得天下哗然,物议纷纷。 柳湘莲也不多问,应了下来,暗想,皇帝也未必真的相信未来灾情严重,此举多半是有备无患,免得将来被朝臣逼着下“罪己诏”。 户部众人出去后,永隆帝又命兵部的官员进来议事…… …… 众同僚出宫后,顾克贞一脸苦笑。 瞧了瞧犹然潇洒的柳湘莲,他叹说道:“湘莲呀,光是税卒营就被某些人视作眼中钉了,只因你没有轻动,才暂且容你。此时不敛翼卑伏,怎好又刊发抄报?竟还堂而皇之的命名为‘京报’!难道你是想与士大夫争夺舆论不成?此举太过冒失,恐怕祸由此生!” 柳湘莲笑了笑:“顾大人认为,下官不办报就不得罪人?筹饷司今后还要不要做事?” 顾克贞沉默不语。 柳湘莲继续道:“事情往往就难在,反对的人总有‘大义’在手,指斥方遒,好似其他人都是跳梁小丑。可所谓的‘大义’就一定对么?税卒营只能制止暴乱,要防止百姓为人所骗,唯有报纸一途。不叫jianian人作祟,混淆是非……” “罢了!老夫说不过你,自己小心吧。”顾克贞摆了摆手,颓然而叹。 随后领着下属,自行回户部去了,背影有几分寥落孤寂。 …… 筹饷司外,薛蟠兴奋的来回踱步,不时拍拍手,跺跺脚。 “你又偷懒?”柳湘莲乘马而归,远远便瞧见了他。 “二郎!”薛蟠喜不可禁,撒腿跑过来,主动为他揽辔,笑说道:“二郎,我妈已经答应了!” 他也不知何故,一早儿她妈竟然答应了出售产业的事儿,虽然脸色不大好,但的确没发烧。 “哦?”柳湘莲并不意外,笑问道:“这次换了什么条件?” 薛蟠道:“并没有说,只是请你再去一趟!” “算了,你告诉伯母,”柳湘莲想了想,“烟草公司三成股份,再加上200股三和商号的股份,置换薛家京师之外的产业。如果同意咱们就签约,不同意也不必再谈。” 烟草公司现在是个空架子,而三和商号的股价也过分虚高,算起来是他占了薛家的大便宜,可再过几年就不是这样了。 薛蟠笑着应道:“肯定没问题!” “你且去问了再说。”柳湘莲摇头,可不想让薛姨妈觉得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不过这事儿的确拖延不得,不知什么时候凤姐玩的花招就会被识破,到时薛姨妈再心怀侥幸不卖了,岂不是全都落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