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_第045章:圈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5章:圈子 (第1/3页)

    第165章圈子

    夏兰带着李晓来到湖西路36号,这边正很热闹,富贵花园的一群少男少女都赶了过来。

    来到楼上,眼看着从开放客厅到外面露台的少年们,夏兰不免生出了几分自己会不会是在陪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

    不过……

    不管了,一个月3000块呢。

    还是先做正事。

    问过几句,两人转向客厅旁边的屋子,这是一间书房。

    同样不少人在。

    中心是窗下的书桌旁,某个少年正在用一个小型的电动磨机雕刻玻璃……准确说,是一枚玻璃印章。

    其他人都一副屏气凝神模样,两女一时间也没有打扰,默默观看,安静等待。

    李晓第一次来,不免打量更多。

    除了少年手中夹具上正在雕刻的一枚玻璃条块,书桌上还有很多各种材质的印章,除了传统的石料,李晓还看到了铜章,以及,另外两种,或黄或白,不知道是不是黄金和白银。

    再说玻璃。

    就在少年作家手边,一个纸盒内,还有另外的玻璃条块,透明的,红色的,紫色的……还有内中镶嵌了类似玻璃球那种条纹的,非常漂亮。

    李晓只看几眼,就有些心动。

    还很意外。

    主要是没想到,某个少年作家会用玻璃……刻章。

    耐心等待了五六分钟,少年手中电磨的嗡嗡声终于停下,只见某人用软布擦拭一番,又稍稍修整,刚刚从夹具上取下,一旁一个身材娇小的丫头已经迫不及待地伸手:“苏杭,让我来。”

    说着接过,沾了印泥,在大家期待的注视下,娇小女孩把印章按在了一旁的一页白纸上。

    李晓好奇地看过去。

    两厘米见方还是那种带玻璃球花纹的印章,显出来却是三个字,类似行书,但经过变形设计的字体又给人一种有些俏皮的感觉。

    李晓还无声地念了出来:【伪萝莉】。

    嗯。

    这什么意思?

    作为一名记者,李晓显然还不是太过于见多识广。

    某个娇小妮子看到效果,却是很满意,带着点小炫耀地举起印章朝周围人展示了下,又突然凑上前,搂住少年脖子就是一口:“苏杭,我喜欢。”

    房间内与其他少男少女不太协调的一个二十多岁男子跟着开口:“苏杭,也只有你能想到这么玩篆刻,玻璃……这可比我刚帮你弄来的金银印章还有创意了。”

    “肯定不止我一人想到,”苏杭笑着说了句,一边拿起旁边盒子里又一个玻璃条块把玩着,一边转向之前已经注意到的夏兰:“夏姐,哦,先介绍一下,这位……扈建龙,扈哥,和你一样,以后你们就是同事了。”

    说着朝身后刚刚开口的男子示意。

    夏兰正要说李晓的事情,听少年提起这个,有些意外,转向某个身材高大却皮肤微黑的年轻男子,看样子,大概率是经常出远门的那种。

    而且,也明白了对方为何会在一堆少年当中。

    扈建龙同样打量过来,还想要伸手,瞄了眼一旁少年,又止住动作,只是笑着点头:“你好,夏兰,我叫扈建龙,水浒传里,三打扈家庄的那个‘扈’。”

    “你好。”

    夏兰也没有伸手,主要是,转眼就多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角色,内心里不免有些警惕。

    竞争对手啊!

    还想到……

    对方也是3000块一个月的工资吗?

    两人生涩地招呼过,夏兰就转向李晓,对某个少年到:“苏杭,这是你让我邀请的《青年日报》记者。”

    李晓在某个少年作家这里却不再装傻,笑着主动道:“我猜你应该是没交代清楚,苏杭,我是李晓,不是刘域。不过,早就想见一见你这位少年作家,就将错就错地跟着过来了。”

    李晓这么说,夏兰顿时微微瞪起眼睛,还又看了眼扈建龙。

    搞错人了?

    苏杭本来有些疑惑,听李晓这么说,也就瞬间明白,还笑起来:“我知道你,李姐,当初《青年日报》上那篇有关‘送戏下乡’的文章就是你写的,还阴差阳错帮了我一个大忙。”

    李晓面对某个少年作家,其实还有点紧张,听苏杭这么说,放松下来,笑着到:“这样的话,我突然跑来,就不算唐突了吧?”

    “当然不,还要请你吃饭呢,”苏杭说着,指了指外面:“我们正在准备晚上聚餐,如果你不忙的话,可以留下来?”

    “好啊,”李晓立刻点头:“这次过来就只是为了江东电子的那个记者会,事情已经办完了。”

    李晓说着,又看了眼夏兰。

    夏兰反应过来,连忙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苏杭,这是我记录的记者会概要?”

    苏杭摇头:“不用看,夏姐,你去过就行。”

    事情本来就是苏杭与那边沟通过的,没必要再了解一遍,让夏兰过去,只是显示一下自己有在关心这件事。

    李晓等两人说过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