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花钱如流水 (第3/3页)
不行了,因此,苏杭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就只剩下一个。
或者说,只是一本书:《数不清的流年》。 问题在于,一本书……再多又能赚多少呢? 苏杭看着夏兰说话时表情里的担忧,笑起来:“夏姐,你担心自己失业啊?” “是啊,”见少年还是嬉皮笑脸,夏兰简直有些没好气:“苏杭,我知道你前段时间又从博弈拿到了一笔新书预付,但,就算钱再多,也不能这么花吧,我可是知道,玻璃厂、制药厂……还有荣达那边,你都是贷款的,难道就不怕将来还不上?” “谢谢你的关心,夏姐,不过……”苏杭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突然记起来,伸手到面前茶几,找了找,翻出今天的一份《青年日报》:“夏姐,你看看这个。” 夏兰接过,看向少年示意的一篇文章。然后,就只觉得,自己的人生……好没意义。 因为文章标题上写着‘《数不清的流年》单月销量破53万册,再创新高’。 单月销量53万册…… 夏兰也知道某个少年这本书的版税,10%,结合15元的定价,大概是,一本书能拿到一块五。单月53万册,就是……接近80万了。 80万啊! 还只是一个月。 夏兰又不由想到,自己要是有这笔钱……嗯,早留学去了。 甚至有些不信。 仔细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不得不信。 刚刚过去的1月份,因为《青旭》那个打着‘你想成为下一个‘参商’吗’的征文大赛,一方面是《青旭》杂志大卖破百万,成为顶级一线大刊,另一方面,就是少年作家‘参商’的短篇小说合集《数不清的流年》,再次全国热销。 至于原因,按照文章所说,这本书已经逐渐成为‘青春文学教科书’。 这年代,什么书能有‘教科书’卖得多呢? 另一边沙发上,苏杭打量着夏兰表情,笑了笑,知道自己不需要再多说。 单月进账80万,就算除去税收,也够自己花销的。 说起来,之前床底下堆了几百万,苏杭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但真花起来,他也发现,自己还真是挺能花钱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虽然诸如‘赏悦轩’这种,有些消遣娱乐性质,但,苏杭也不算随意挥霍。 就说打算建造的办公楼。 预计投入两三百万,看似挺多,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河元这座县级市,考虑到将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这栋楼盖出来,只是物业本身的增值,将来也肯定大赚。 还有在商都购买商铺的事情,道理也是一样。 苏杭同样打听过省城目前的商铺行情,2000左右一平米的价格……还是热门地段,放在后来,谁敢想? 现在几十万砸下去,将来,如果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售,翻10倍都不是没可能。 苏杭盘算这件事时,甚至想到了一个段子。 大概是,一个老外带了1000万来中国做生意,折腾十年,生意赔了,但把来时购买的一栋房子卖掉,回去时,还是1000万。 对于赏悦轩,苏杭没打算赚钱,真就只是纯粹的娱乐。 或者,前些日子说的也是真心。 想要给传统捣捣乱。 革新一下。 不过,就算接下来赔个几十万,将来,把商铺一卖……如果到时候苏杭还需要卖的话,反正,什么都能赚回来。 然而,这些涉及未来的事情,苏杭可没办法与夏兰说。 别说未来,就是床底下的那些钱,还有私下里借钱买入大批股票的事情,暂时也不适合告知某个女秘书。 还达不到那种信任程度。 因此,等夏兰放下报纸,苏杭有所补充,也只是再重复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念。 赚钱重要,花钱同样重要。 享受人生啊! 苏杭可不想成为守财奴。 至于把钱用在更准确的方向之类? 苏杭如果想要利益最大化,根本不会倒腾当下河元的这一摊子。 往后几十年,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够利益最大化,这世界,没有人比苏杭更一清二楚。 不过,随缘。 过去大半年,幸运地通过写作和期货实现了自己回到这个时代从‘0’到‘1’的原始资本积累,再往后,从‘1’到‘N’,对于苏杭来说,难度反而是大幅降低的,这辈子,如果真认准了去做,苏杭的上限简直无边无际。 将来的事情边走边看,现在,还是不要委屈自己。 夏兰无法反驳。 你是老板,大名鼎鼎的少年作家,还是个有钱人,当然说什么都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