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田豫投降 (第2/2页)
城的守将不同,尽管田豫也算是公孙瓒帐下的心腹大将了,但是田豫此刻的年龄仍然年轻,如今只有二十多岁的田豫,还是一名青年将领,正是因为这样,田豫此刻的心中并没有因为眼前的困境,而自杀成仁的念头,相反,田豫从城外冀州军的种种表现中已经得知了,冀州人,不,应该是那名当朝大将军的求贤若渴。 与其为公孙瓒这样有勇无谋且刚愎自用的主公镇守一郡之地,不如投效不管是实力和个人魅力都远胜公孙瓒的孙坚手下,最起码田豫看到了,即便是如今即将坐镇河北之地,但是孙坚对于人才的重要性依然给与了肯定。 到了第二天,田豫便带领着幽州军中剩余的将领以及城内的大部分世家士绅们出城向冀州大军投降了,至于那些忠心公孙瓒的军官和一部分看不清形势的世家士绅们,此刻早已经被深埋了,只有从城内某些角落里的血印中,才能发现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对于田豫的识时务,孙坚还是很高兴的,最起码自己不用耗费手中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在涿郡城下打一场攻坚战了,更不会为此折损兵马了。入城之后,孙坚便进了郡守府,而李俊和程普也率领着孙坚麾下的文武官员进入了郡守府内。 此刻,麴义已经将良乡城的灰烬打扫的干干净净了,整个良乡城除了被烧黑的四面城墙之外,里面根本剩不下什么了,哪怕是之前还在焚烧的大部分军民的尸体,此刻也早已化为了灰烬。如今,李俊都在思考,到底还留不留下良乡城的问题,因为良乡城此刻已经死光了。 孙坚到底还是当朝大将军,虽然有一些官职没有办法分封,但是将职这边,还是有不少职务可以由孙坚直接任命的,就比如投降的田豫,被孙坚任命为威南将军。田豫虽然选择投效了孙坚,但是出于其毕竟是公孙瓒从微末之中将其提拔上来的,故而请求将其调离幽州。 李俊便建议,将田豫调往黄盖手下,除了黄盖那里至今没有几名可用的将才之外(大多数将才都被调拨给了赵云了),还有一点便是河内太守王匡了,这位仁兄虽然之前被孙坚救下,而避过了家人与曹cao联手,准备暗中杀掉自己的命运。 但是,王匡依然免不了作死,在袁绍死在了河内之后,王匡便觉得自己再无忧虑之处,至于强大的近邻冀州,则被王匡选择性的忽略了,因为按照王匡的想法就是,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冀州人要是想要河内的话,早就强行占据了,怎么可能还留着自己四处蹦达。 于是,常言道:“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一次,王匡便是真正的在作死了,这次王匡盯上了从长安逃脱的张济和张绣侄子俩,与历史不同,此刻的叔侄俩并不是在董卓败亡之前逃出来的,而是在新进投效的谋士贾诩的督促下,舍弃了众多的好处才逃出来的。 尽管当时张济手里只有不到三千人的骑兵,但是这也不是手里有一万余人的王匡可以招惹的,更何况张济的身边有贾诩为谋士,有张绣和胡车儿这样的猛将。而王匡身边呢?什么都没有,那些所谓的将领不过都是一些废材罢了,那些文士更是不值一提。 因此,王匡败了,而且是惨败,整个一万余人大军,才三天的时间,便被张济手中的西凉骑兵给杀得还剩下不到两千人,王匡先是因为折损了大半人马,而气的吐血之外,还因为被张绣射中了肩膀,而导致省体上再受重创。 这个时候的王匡,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了,李俊将田豫调过去,正是为了能够在董卓和曹cao等人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占据河内郡,进而占据河东郡,只要占据了这两个郡县,就完全可以在日后小皇帝的奔逃中捞一把,说不定还能带来意外惊喜都说不定。 至于幽州,早已经成为了冀州军的囊中之物了,就在孙坚等人进入涿郡城内不久,孙坚就收到了来自赵云的书信,赵云运用稍许谋略,成功的将打算死守城池的邹丹骗了出来,然后占据了居庸城,不过相对可惜的是,赵云并没有斩杀邹丹,因为这货见识到不妙,先行逃跑了。 PS:今天的章节属于过渡章节,不喜欢看的可以等明天的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