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新家地下室,名额与催生(求首订) (第3/5页)
应该是支付金钱的,变成了每天两斤rou和包范招娣一顿饭。 这个工资,很低,但范招娣一家都很满足。 工作是定下来了,可是周济民却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去四合院的时候,做一下掩护。 王主任一听,马上也明白了,顺嘴帮忙解释了一下。 毕竟四合院的那群邻居,太八卦了。 万一去举报的话,这工作就成不了。 范招娣一家闻言也有些紧张,好在王主任给了他们不少的信心。 站南剪子胡同的四合院里,周济民跟吴维海正聊着装修的事。 身为电工,周济民对电这玩意儿,一点也不陌生。 为了家里的照明和美观考虑,所以,周济民提前找板车师傅,运送了从五金厂、材料厂等购买了一堆材料。 管道预埋是必须的,电线放置在绝缘管道内,这是后世最为普通的施工标准了。 但,在吴维海看来,这就是新鲜玩意儿。 搞了大半辈子的装修翻新工作,没想到还能遇上这样的新鲜事物。 要说电线嘛,吴维海也不陌生。 可管道预埋嘛,他曾经听说过,但没见过。 一是他年纪大了,接收新鲜事物比较慢,二嘛,他毕竟是搞四合院这样的古建筑维修和翻新工作,电线都是安置在墙外的,哪有镶嵌在墙内的? 对于吴维海的不理解,周济民没有太多的解释。 他是电工,只有他才是专业的。 搞掂这些之后,他便回了轧钢厂。 老杨又在召唤他。 厂长办公室,老杨拿着那份职级考试申请表格,哭笑不得地看着他: 周济民振振有词地反驳,老杨却道: 紧接着,周济民摇摇头,狠心拒绝了。 老杨就知道,这小子性格倔强,说服不了他。 周济民皱眉,他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很快,老杨便开门见山,说清楚了情况。 打火机生产线项目,这次是火速通过的。 都不需要周济民写报告了。 听到这个消息,周济民都惊了一下,效率这么高了。 忽然,他自己又洒然一笑。 显然这件事之所以那么迅速,一是打火机的消息已经散开了,二是上面担心还有其他人会偷偷生产,继续卖打火机,所以速战速决。 最后,估计在找他谈话之前,上面恐怕就已经掌握了不少资料。 能明确的一点是打火机只在京城地界出现过,没有扩散到京城以外的地方。 只要在京城地界,那么一切都是可控的。 可又担心那些该死的特务和叛徒,所以,这才速战速决,把事情敲定,变成既定事实之后,其他的鬼魅魍魉也就无关紧要了。 因此,上面责令老杨,火速成立车间,抽调各车间的精兵良将,组建打火机生产车间。 老杨作为领头羊,亲自带队,组建工作小组,任命自己为小组组长。 可他啥也不懂,因此,只能让周济民领副组长的工作,完成实际的组建工作。 周济民一听,直接摇头。 开玩笑,他来完成实际组建工作? 那还能好好的摸鱼吗? 这不能够啊! 并且,组建车间这样的重责,他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怎么可能担当得起呢? 老杨急了,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哀求良久,可是周济民根本不为所动。 见他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老杨直接下最后的通牒:副组长可以不担任,但是必须担任技术指导。 问清楚技术指导的具体指责之后,周济民犹豫良久,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刚才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老杨。 真的再拒绝的话,老杨怕是要恼羞成怒了。 可他小瞧了老杨的心胸。 等他答应下来,老杨马上安排他的工作,马上写报告,车间规模、人员配置、生产线的技术要求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听这个,周济民翻了一个眼白,转身就跑。 虽说他空间里已经准备好了,但他不可能马上拿出来呀。 所以,还是闭关吧。 接下来的五天,都不能烦他。 老杨愉快地答应了下来,周济民离开之后,他这边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不过,工作归工作,周济民还是没有落下查看吴维海他们的装修进度。 还别说,十二个人干活,那速度可真是一日千里呢。 屋檐和屋顶的瓦片已经重新收拾了一遍,也不需要担心漏水的事了。 破损的墙角已经修补上了,看着跟旁边没有什么两样,似乎这墙就没破过一样。 吴维海这手艺没的说。 对方还推荐过好几次金砖,但周济民铁了心,没要。 以及吴维海说的地下室,根本没有,反倒是收拾好了菜窖,周济民没下去看。 听到周济民开玩笑的声音,吴维海再次苦笑一声。 对此,周济民不可置否。 便在对方的邀请下,来到菜窖。 可他下到菜窖,手在墙壁上触碰的时候,空间再次传来震动。 而且这次比之前碰到黑玉和古董青瓷来得更加渴望,震动异常勐烈。 周济民不动声色地压下来,随口跟吴维海聊了几句,便离开了。 全程没露出破绽,因为他就怕吴维海这老家伙知道。 通过空间震动,他几乎可以确定,四合院是有地下室的,而且入口就隐藏在菜窖里。 但神奇的是,当初来了那么多军队,都没能把地下室给翻出来,那帮特务又是如何把地下室给藏起来的呢? 或者说这地下室本身还另有秘密不成? 不管是什么都好,周济民深知现在不是查看地下室的时候,他只能等。 从吴维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