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双喜临门(盟主阳光车厘子加更) (第2/4页)
的劝说,表示他以后考上大学了,轧钢厂还会替他保留职位,工资照领。工资什么的,周济民无所谓。可问题是,没有明面上的收入来源,他凭什么养活一大家子?更别说还有五只大狗了,这些都是吃粮大户。所以,他不得不妥协了。然鹅,即便如此,大领导也没说去东北那边干嘛。直到,周济民挤上火车,看到对面下铺坐着的孟潇行时,才大概明白了。东北汽车公司,这是想搞一个大动静: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动机!孟潇行是汽车技术人才,被周济民和老梁挖到轧钢厂之后,就是负责大卡车队的刹车片、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没想到,他也同样被抽调了。看来汽车公司那边肯定跟轧钢厂做了什么交易,要不然,怎么可能愿意把他和孟潇行一起调走?而且两家都一样,家里没有大人,但孩子很多的家庭。跟老孟聊了一会儿,周济民也大概清楚了,陆纪一和刘建明遮遮掩掩的项目,肯定就是发动机研发项目了。也只有这个项目,才会让陆纪一他们如此保密的。就是不知道陆纪一他们是有什么依仗,居然敢打发动机的主意?众所周知,传统的燃油车有三大零部件,分别是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两年前,东北汽车工这边,就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台解放牌卡车。最近两年,还有东风牌轿车和红旗高档轿车。但这些汽车都有两大致命问题:产品单一和质量问题。前面一个就不说了,计划经济时代,这是很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后面这个质量问题,就真的非常致命了。像红旗这样的高级轿车,因为没有专门的技术研究团队,只能依靠不计成本、手工作坊式进行生产,中途抛锚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不解决,汽车行业就发展不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三大配件相匹配的产业链,所以,这不是仅仅一家汽车公司,就能搞定的。能生产出合格优质的发动机配件的配套企业,这些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望着不停往后走的窗外风景,周济民陷入了沉思当中。此行去东北,怕不是那么简单啊。对面的孟潇行,却突然聊起了四合院的事。“你说贾张氏回来了?”周济民皱眉,这不科学啊!然后孟潇行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周济民顿时冷笑连连:“我猜贾张氏肯定是假疯,而不是真的疯了。”疯不疯的,孟潇行也不想知道,只要不招惹他家,他就懒得搭理。两人聊了一会儿,便各自睡去。等第二天醒来,就到了目的地。火车站,陆纪一和刘建明两人已经在等着了。看到周济民和孟潇行几人走出来,顿时脸上绽放了笑容,眼睛都快看不到了。“周同志,孟同志,感谢你们的到来,欢迎欢迎,走,我们先送你们回招待所。”全程,周济民都很敷衍,显然还有气。但刘建明他们权当没看到,来都来了,他们也不怕周济民跑了。孟潇行则是受宠若惊,因为他还看到了汽车公司的二把手也来了。估计一把手有重要的事要忙,所以派了二把手和三把手过来迎接,算是非常给周济民面子了。敷衍过后,周济民随行上了车,却不跟陆纪一他们同车,而是选择跟技术员坐一块,还坐在副驾驶眯眼睡觉去了。迷迷湖湖间,来到了一处工厂,很大的工厂。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此时的工业开发,确实居全国之冠。工业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东北这一块上面了。偌大的工厂,放眼看去,全是车间。里面有很多工人,正在卖力干活呢。而且,他还看了几个老毛子,估计是在这边安家了,不愿意回北方毛国了吧。诚然,东北也很冷,但不如毛国那边的零下三四十度那么恐怖。并且,在东北安家,待得时间长了,当然更喜欢这边了。其他且不说,东北这边的美食,就比毛国那边要多得多。把周济民他们这些技术人员安排好之后,陆纪一又领着他们去看了看工作车间,然后就是中午的欢迎宴席。这宴席也挺讲究的,是大师傅做的小灶。一把手在开席前姗姗来迟,表示了歉意,自罚一杯。周济民没让,说不搞这一套,下午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了,没必要喝酒。如果真需要喝酒,那么等离开的时候,再喝庆功酒。汽车公司的领导们,哈哈一笑,眼神闪烁,显然是打什么鬼主意。东北,汽车公司。吃过中午的欢迎午饭后,周济民便跟着去开会了。会议室里,刘建明开口没多久,便证明了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他没有急着发言,而是看看其他人怎么说。谁知道,轧钢厂这边的没人开口,似乎都以他为尊。其他几个厂抽调过来的技术员,则是纷纷发表了言论。斥责刘建明他们这群人不懂装懂,劳民伤财。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能开吗?简直不知所谓!毛国的技术员刚走,我们国内都还没学会怎么走路,就想跑了?做白日梦也该讲究实际吧?反正就是一番臭骂,指责刘建明他们不脚踏实地。但却没有给出任何的实质性建议,或者询问清楚具体情况。刘建明也不生气,毕竟这个项目不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而是陆纪一提出来的。前者只是技术部长,提供技术可行性支持,做决定的还是领导。汽车公司的三位领导人,一个个都没说话。周济民不想听这些,但也知道这不是他的地盘,所以假装听着,实际上,神游天外。也不知道他们讨论了多久,做得屁股疼的他,突然察觉到了刘建明的目光,不由愣了愣。看我干嘛?但刘建明却开口问了,“周工,您是轧钢厂出了名的天才少年,不知道您对我们刚才讨论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呢?”“我没有什么看法,我不知道贵公司到底掌握了哪些技术,也不清楚贵公司到底有多少下属的配件企业,您让我有什么看法?我又能有什么看法?忽悠您打造一个空中楼阁吗?”众人闻言,纷纷笑了出来。其他好几个厂的技术员,都忍不住大笑。赶紧周济民这个小年轻,真不错,骂人都不吐脏字。陆纪一他们却老神在在,不怒也不急。接着,便听到刘建明开口简单陈述了一下汽车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还别说,汽车大部分配件,特别是钢铁等金属材料部分,他们基本上都能提供到合格的产品。至于橡胶轮胎、塑料等其他材料,只需要采购了。周济民闻言,直接开口怼了回去。“汽车发动机技术有很多种类型,贵公司是打算研发才有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的呢?是单涡轮增压还是双涡轮增压?还是说你们打算研发涡轮直喷发动机?”“还有,涡轮机壳体、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泵轮、浮动轴承、排气旁通阀和执行器等,这些配件你们是打算人工生产还是机器生产?如何保证质量问题?如果汽车半路抛锚了,怎么办?”.......一连串的技术问题,直接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发动机技术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光是一个活塞,可能都要了汽车的老命。而国内现在基本上还是靠那些七级、八级工匠来生产这些工具。机器生产?讲真的,机器比人还贵呢,买不起!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就随之而来了。陆纪一两眼放光,刘建明却冷汗涔涔,这发动机不好搞啊。“周工,如果我们打算由工人制造这些零配件,您觉得可以吗?”周济民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合着他刚才都白说了是吧?“全部由工人生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