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四十四章,斧正、糯米酒(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斧正、糯米酒(求订阅) (第5/7页)

,写倒是厉害啊。”

    后者闻言,嘿嘿一笑,“你想听吗?我保证你会听腻的。”

    “不会,只要是你说的,我永远听不腻。”

    两人的对话,直接让老四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了。

    甚至老四直接抽了一张纸和笔,准备开始记录下来。

    结果,周济民就叹了一口气,然后没有下文了。

    大家都愕然不已,说好的情话呢?

    见大家期盼惊愕的表情,周济民没好气道:

    “情话也是你们这个年纪听的吗?老四你还想记下来是吧?行,我说你记,我看你能记多少。”

    接着,周济民直接把见与不见、十戒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等,全部朗诵了一遍。

    然后整个书房彻底安静了。

    天啊,周大哥这么厉害的吗?

    这是黄招娣心底的惊叹。

    丁秋楠自豪的同时,心底也升起一抹怨念:咋就不给她也写一首好听的诗呢?

    她是等到了周济民的一句话回复:诗或者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那是因为悲伤到极致,所以才会刻骨铭心。

    就好像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样,所以你很向往这些吗?

    就这么一句话,让丁秋楠彻底歇火了。

    经过刚才这几首诗的震撼,老四对他大哥更加崇拜了。

    花小半天看完他大哥的批注之后,表示自己修行不够,还需要沉淀磨练。

    废话,他才十二岁,没什么生活阅历不说,看的书也少得可怜。

    要不是周济民训练他写作好几年,他能写出来?

    之前出版的那本五万字,纯粹就是抄的,压根算不上他自己创作的。

    “说明你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了吧?”

    对于老四的做法,周济民深感欣慰。

    “知道了,生活阅历太少,沉淀不够,写不出什么文章来了。读起来没有力量和层次感,就好像写流水账一样。”

    “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说明你比很多人都要厉害了。”

    讲真的,周济民都有些惊讶了。

    旋即又给老四说了不少,更多是讲述一些所见所闻,还有写作技巧,以及发散性思维等。

    对于老四,周济民是有意识地把他往家方向培养。

    咱不说比肩金大大等大神,好歹也能在文坛上有立足之地吧?

    内地发表不了,不还有南边的小岛吗?

    反正现在徐梅她们已经在那边生活了,到时候看情况,把老四老五也扔那边去。

    当然了,这事不能说干就干,得拿到上面的许可才行。

    否则,老四他们是去了南边的小岛,留在京城的丁秋楠她们,怕是要难受死了。

    “好的,大哥,我知道了。”

    见他这么听话,周济民忍不住道:

    “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学习下去,以后去的地方多了,阅历上来了,别说写作文了,写英文都完全没问题。”

    这可把老四惊着了,他现在才刚开始学英语呢,还写英文?

    那可真是够呛!

    十二月的他,已经读完初一了,九月开学,就是初二了。

    “大哥,我真的可以吗?”

    要是真的可以写英文,那不得回学校好好装一下?

    周济民马上打断老四的幻想,笑骂道:

    “瞧你那点出息,还没功成名就呢,尾巴就翘起来了?”

    “嘿嘿,大哥,还不许我胡思乱想呀?”

    看老四的憨傻模样,周济民乐得不行,门口那边却传来了旺财的声音,应该是有客人到了。

    来人竟然是许久未见的全志敏和章前程两位公安。

    公安来家访,要么出事,要么有事。

    但不管是哪一个,肯定都不是什么好事。

    可今儿全志敏他们过来,带来的还真是好事呢。

    事情经过也挺滑稽有趣儿的,事件的主角竟然是周济民一直蹲守的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人。

    这两人要说运气好,那是真的好。

    被周济民这个比兵王还牛逼的人物,连续蹲守了那么多天,愣是被他们逃了。

    要说点背儿,也有点儿吧。

    自从把周淑晴坑去乡下,卖掉周淑晴的工作岗位后,两人也算是小有身家了。

    提起这个,还得从最近的形势说起。

    由于京城滞留不少待业青年,导致很多工作岗位的机会,非常非常的紧缺。

    拿周济民之前考的电工证为例。

    以往几年,街道办都会接到不少工厂、企业单位的招聘通知。

    电工这个岗位,是持证上岗,硬性规定,那是谁都不能越过的红线。

    就算想要当电工学徒,那不是三年起步,而是三年内必须考过电工证。

    在文盲众多的年代,考试已经拦住很多人了,更别说考电工证了。

    可是,62年这一年呢,街道办的招聘通知,刚贴出来不到一天,那指定就会有不少人去应聘,第二天就会被人应聘成功了。

    甚至,红星公司等几个比较牛的单位,有好几个拿着学徒工的电力工人呢,这些电力工人清一色都是持有电工证的。

    可想而知,现在的工作机会,稀缺到什么程度了。

    内卷啊!

    太疯狂了!

    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周淑晴的那个工作岗位,愣是被赵有才两人卖出了一千五百块的高价。

    按照学徒工第一年每月18元,第二年每月20元,第三年每月22元,以及转为一级工人后每月27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