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大佬云集 (第1/7页)
关于这个问题,周济民直接把计算机小组已经完成的工作任务简单说明了一下。 有些工作量并不是按照时间来衡量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研发这件事,从来没有简单过,也很难进行量化。 不过,计算机从无到有,更是对外国计算机的一个颠覆性研发,不管是算力水平还是功能等方面,都足以吊打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 现在就差一个cpu了,只要死磕完成这个cpu,电脑就可以组装完成,并进行测试了。 听完周济民的话后,李雨竹等人都沉默了。 这顿饭,周济民该请,他们计算小组不配啊! 搞定了李雨竹他们这群人之后,周济民才把计算机小组的成员邀请到石屋里吃饭。 石屋不大,只能人挤人了。 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大米饭,这群人已经格外满足了。 特别是几个南方来的博士生,直接落泪了。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散去,周济民却被请去谈话了。 江圣博、老冯、安泽胜等人都在,不过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 主要是周济民今晚的红烧rou闹的。 不少人真跑去问他们这些领导了,就想知道有什么量化标准,可以多吃一点rou。 前段时间才闹腾完循环养殖、种植的事,现在又要吃rou了,这62小镇还搞不搞科研了? 对于领导们的问责,周济民也表示自己很无辜。 rou是他从758工厂那边搞来的,分给大家一起吃,因为接下来要奋斗了,攻克cpu的难关。 所以,这事儿不能怪他。 领导们心里更是不得劲了,不怪他的话,难道要怪他们这些当领导的吗? 责怪他们这群领导不作为? 那也得向国家申请,国家有才行啊。 周济民却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大家都守着宝藏寻宝藏,一叶障目了。 “你说,哪里有宝藏了?” 江圣博很生气,老冯更是哼哼唧唧的,脸色难看。 不过老冯也学乖了,没有再主动挑刺儿了。 估计是被老江他们说了吧。 “你们看啊,我平时说过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脑袋最顶尖的一群人。” “我们都还要为自己的饭盒多加几块rou而烦恼,又如何有效发挥我们的头脑,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呢?” “所以,在不影响我们科研工作的情况下,抽点时间,搞点小发明,把62小镇周边的村子发展起来。” “到时候,还不是想吃rou就吃rou?用得着像现在这样扣扣搜搜的吗?” 办法是不错,技术当然要也有。 问题是,做不到啊! “笨呐,附近村子基本上都是围着我们转的,他们每年生产的粮食也都运往我们这边。” “我们得感激啊,得想办法增加他们的粮食产量,增加他们的收入不是?” 一阵忽悠下来,江圣博他们都渐渐回味过来了。 对啊,百多公里外的中转站,附近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是围绕62小镇转的。 这种情况下,在62小镇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他们增加粮食产量,似乎很简单呀。 行,那就打报告,向上面申请吧。 总算把他们这群人忽悠住了,周济民松了一口气。 不管这事成不成,反正对于解决62小镇的吃rou问题,有很大帮助。 只有周边的村子都有rou,62小镇才能吃上rou。 直到62小镇子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了,那就更好了。 转过天,周济民就投入到了全面闭关冲刺阶段了。 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计算机小组这边的办公室已经疯魔了。 但外界却沸腾了。 由于周济民的提议,江圣博等人给上面领导打报告了。 终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自食其力嘛,没什么丢脸的。 有了上面领导的肯定,江圣博他们也放开手脚来了。 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在试验田的那群工人和植物学家们,就是让他们在确保62小镇正常的科研项目情况下,选一批人前往中转站的村子,指导他们进行循环种植。 附近村子的环境,比62小镇要好很多。 不过,冬季也相当漫长,现在是农闲时候,倒是可以搭建菜棚子,种植反季节蔬菜。 等来年,再开始循环养殖的计划。 刘阿根等这些拉马车的村民,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很是不敢相信。 直到再三确认之后,才傻笑着赶马车回去村子,告诉村里这个好消息了。 很快,等刘阿根他们把消息带回来之后,村子直接沸腾了。 附近几个村子也获知了消息,顿时跟过年一样,热闹起来。 特别是没多久,刘阿根等人把62小镇里的技术员接回村子后,村里全部人都来了。 轰轰烈烈的建设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第一时间就是要做好规划,那些地方适合建立菜棚子,那些地方适合挖鱼塘等等,都需要一个整体规划。 菜棚子搭建工作倒是不难,村子里的人,都很有力气。 虽然天气寒冷,不适合建设,但大家心里头火热,照样干得热火朝天。 土地僵硬? 没问题,地上烧一堆火,很快就可以让泥土松软下来了。 建菜棚子跟建房子差不多,只不过不需要瓦片而已。 菜棚子的顶部是玻璃,而玻璃是从62小镇那边运输过来。 在附近村子建设一个土窑有些麻烦,并且还需要工人,也不方便管理。 所以,只能靠刘阿根他们这些拉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