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六十二章,养生、流氓、黄雀在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养生、流氓、黄雀在后 (第2/7页)

,只是满头白发,但身体非常健朗,走路跟四五十岁的中青年没什么区别。

    胡爷爷的附近几个小镇都十分有名的赤脚中医,只不过由于他喜欢穿道士服,又喜欢留胡子,整的很像仙人一样,所以被人称呼为赤脚大仙。

    从周济民小时开始,到周济民穿越前,这位胡爷爷都活得好好的。

    三十多年,一直没怎么变过。

    就不说胡爷爷是不是真活了一百多岁,就光凭人家三十多年都一直保持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其他人就望尘莫及。

    起码,很多现代人,三十岁左右,就已经是地中海了,可人家胡爷爷,发量一直那么多。

    而在这个影视世界,周济民也认识了不少中医大家。

    眼前的张宛童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养生秘籍也非常不错,毕竟她也是四十岁的人了,可看起来却跟二十七八岁一样。

    张宛童闻言,哭笑不得地道:

    “济民,我先问你的,你怎么还反过来问我了呢?”

    “我觉得楠楠之所以这么年轻貌美,除了她说的心态好之外,肯定跟你退脱不了关系,所以我想亲自向你请教。”

    见她突然认真起来,周济民也正襟危坐,道:

    “这个问题,其实楠楠已经说透了,就是心态的关系。”

    “当然了,饮食也有很大关系,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

    论养生,周济民自然不懂。

    但他是两世为人,见多识广,且还是一个挂比,忽悠张宛童,问题不大。

    当然了,他所谓的忽悠,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就像他所知道的孙思邈、李清云等人,这些都是从书本中学到的,但赤脚大仙胡爷爷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胡爷爷的生活态度和饮食习惯,周济民都挺清楚的,因为对方住的地方,离他家不是很远。

    赤脚大仙喜欢养鸡养鸭等家禽,还有鱼塘等,但他很少吃rou。

    不是因为他是素食主义者,而是因为他有着极强的自律性。

    除此之外,胡爷爷最喜欢做的就是喝三十多度的白开水。

    并且这些白开水,全都是山泉水,他很少喝外面的水。

    就算他要去外面行医,也是自己携带水壶出门,基本上不碰外面的水。

    在大家看来十分怪异和麻烦的举动,在他看来,却非常合理。

    也正是这些习惯,所以才是胡爷爷活得久的原因吧。

    当然了,张宛童问的不仅仅是养生,还有保养的问题。

    因为丁秋楠生了孩子后,面容和身材都跟没生孩子前一模一样。

    再说了,张宛童还给丁秋楠把过脉,脉象十分健康,所以她更加想知道为什么。

    据张宛童自己所知,有不少养生,其实都是牺牲身体健康为前提的。

    她自己就知道好几种类似的中药,但是药三分毒,张宛童自己怎么可能敢试呢?

    并且,丁秋楠的脉象还告诉她,丁秋楠的脉象太健康活泼了。

    之前,她就知道丁秋楠的饮食可不是什么素食,而是荤素搭配,丝毫不会委屈自己。

    今天过来找周济民聊天,除了印证一些事情,更多是想知道,除了虎骨酒之外,周济民到底还给丁秋楠准备了什么。

    身为医生,张宛童对养生、皮肤保养都有不少的研究。

    一直以来,在中医养生、保养等方面,她都是非常自信的。

    只是今天再次见到丁秋楠之后,张宛童觉得,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虎骨酒这玩意儿就不说了,张宛童早就从龚沛鸿那边了解到了很多。

    但是其他方面,她觉得自己了解不够。

    很显然,跟周济民和丁秋楠聊完之后,张宛童依然没什么发现。

    不过,当天晚上,她在周家吃过一顿饭之后,觉得,要么就是饮食上面,要么就是其他方面了。

    因此,她觉得,花时间研究一下。

    “济民,楠楠,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你们能否答应我?”

    周济民心说,既然是不情之请,那就应该别提啊。

    但大家都那么熟了,加上当初丁秋楠两次生产,都是靠张宛童出的力,虽然最近一年多没怎么来往过,可也不能因此疏远了嘛。

    便决定先听听对方的要求先。

    等听完张宛童说,想要来家里住一段时间之后,周济民想拒绝,丁秋楠却想都没多想,直接答应了下来。

    家里多个医生,多好的事啊?

    可是,家里还能住得下人吗?

    那肯定能住得下呀,小跨院那边不是还有房子嘛。

    见丁秋楠和张宛童两人聊得火热,周济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不过,等到第二天,张宛童真的要搬过来的时候,却发现小跨院的院子,居然全是细沙。

    “楠楠,你们家这是从哪弄来的这么好看的细沙?还那么白,这是海水吗?”

    进门之后,看到沙滩的张宛童,直接傻眼,旋即小声地对身后的丁秋楠询问道。

    脚下这块地叫京城,距离海边可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呢。

    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如此多细腻的沙子,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并且,这玩意儿,多劳民伤财啊。

    丁秋楠也是懊恼地拍了一下脑门,居然忘记这茬了。

    “哎呀,这些都是济民自己弄的,我也不知道从哪弄来的。”

    一推三四五,啥也不知道。

    然后,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