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二百五十四章,不想赢的赌局(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不想赢的赌局(求订阅) (第4/6页)

本不可能翻越过去。

    其次就是沿着山往两边走,也都探索过,根本没有人烟。

    如此情形之下,柳排长只好偃旗息鼓,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再想办法传递消息了。

    因此,老人家在打听完昨晚的战斗机测试这件事后,马上就询问起***小城的事了。

    “简单来说,从十一月份来了三百二十二为科学家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五十八人。”

    “除此之外,我还让徐磊、菲利普等人写信了,让他们喊他们的学生、同学来***小城…..”

    “预计到明年年中,***小城就可以步入正轨,到时候就不需要我再cao心这些小事了。”

    老人家闻言,点点头,旋即又问了不少细节上面的事。

    比如物资运输、金属材料、科学家的诉求等等,事无巨细,周济民都一一回复了。

    “那我就期待你再复制一个六二小镇出来。”

    “领导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谈话的最后,老人家突然用开玩笑的语气道:

    “听说你打算在六九年的时候,造几十台战斗机,在国庆阅兵表演上绽放光彩,对吗?”

    此话一出,周济民难得老脸一红,连忙表示,当时年少轻狂而已,领导别放在心上。

    “你现在就很老了吗?过了年也才二十二岁嘛,年轻得很。”老人家哈哈大笑,让守在门口的警卫员狐疑不已。

    对于警卫员来说,能听到老人家如此爽朗开心的大笑,就是最好的事。

    但除了周济民能让老人家如此开心,其他人还真的不行。

    看来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周济民,负责的秘密任务,十分了不得呀。

    呸!

    胡乱猜测什么呢?

    警卫员连忙把自己脑袋里的杂念扔出去,专心致志地站岗。

    办公室内,周济民苦笑着表示,自己已经不年轻了。

    可老人家根本不听这个,反倒乐呵呵地表示,他已经把这件事放心上了,就等着他到时候兑现诺言呢。

    “领导,我那个真是开玩笑的。”…

    尽管他一直在辩解,但其实这是以退为进呢。

    谁知道六九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所以,现在可以拿到老人家更多的许可,提高老人家的期待感,这才是他的目的。

    他这也是未雨绸缪,不得已而为之啊。

    老人家果然很上道,瞪眼表示,“怎么可以开玩笑呢?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反正按照计划,***小城那边应该可以造出不少战斗机,我信你。”

    就最后的这三个字,重若千钧,也令周济民激动不已。

    有这三个字,他最近这段时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了。

    《论语·尧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有领导的信任,比什么都强。

    从文津街离开,一看时间,已经中午了,周济民便没有再去北大,而是直接回家了。

    在家里吃过午饭,午休过后,这才前往北大。

    数学系办公室,段学复正在看书,听到敲门声,抬头看到周济民的时候,满脸惊讶。

    “你怎么来我这儿了?你不是很忙吗?”

    自己这个弟子,比他这个老师还要忙,几乎是脚不沾地才对。

    前段时间闹出的那件事,段学复早有耳闻,但他并没有太过担忧。

    毕竟他自己不太懂航空制造,也相信周济民肯定能解决这些事。

    “哪里很忙呀,我就是瞎忙而已,老师,这些东西你记得拿回家去。”

    周济民见办公室基本上都是书,只好把袋子放地上。

    看着那些礼物,段学复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什么都好,就是每次都要拿礼物过来,热情到令他有些招架不住。

    “这次拿的是什么?家里都还有很多,估计你这些又要送人了。”

    “哈哈,老师你说的没错,这些你可以拿来送人,这次是我有事想求您。”

    “倒是新鲜,什么事?还用上求这个字了?”

    段学复顿时来了兴致,可听自己弟子说,给家里那个认的meimei黄小花挑个好日子时,顿时失望不已。

    就这事,还值得自己的弟子跑一趟?

    不过,仔细一琢磨,又觉得很正常。

    毕竟他也知道黄小花,也清楚周济民和丁秋楠两人的为人,所以周济民今天来这儿替黄事,倒也符合周济民的性子。

    于是,他便拿出日历,挑选了一番,最好定了几个日子。

    比如月中的十八号,这天就是好日子。

    或者一月三十号,腊月二十八号,这天也是好日子。

    “好,谢谢老师,我先回去了。”

    “去吧,有时间就带孩子去看看你师娘。”

    “没问题,我记着呢。”

    家里的几个孩子,虽然没有见过亲爷爷奶奶,但有一堆爷爷奶奶呢。

    比如之前轧钢厂的老领导老杨,老林、华老等,那是相当不缺爷爷奶奶。

    也就是孩子们聪明,也经常去看望这些老人家,所以都能记得住。…

    转过天,黄小花和南易两人回到南剪子胡同,商量一番,便选择了腊月二十八这天作为大喜之日。

    关于新房的选择,自然是材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