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庄周梦蝶(本卷终章) (第2/5页)
女神,身后总会有一堆的舔狗。 “你不说话,那我就当你是选择去南方的小岛了,你写申请,我批条子,这事就这么定了。” 刚说完,李雨竹开口了,“为什么?” “你这个死脑筋,你读书成绩也不差,智商和情商也不比一般人差,为什么就想不明白呢?” 突然间,周济民恨铁不成钢地吼了一句,“难道你想看到我家破人亡,你才高兴?” 讲真的,在改开之前,如果他花花公子的身份暴雷,家破人亡这四个字,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别看齐达内等遗老遗少,还特喵有好几个合法的老婆,但那都是解放前的事了。 现在可是新社会新时代,谁特喵的还敢明着干? 不说什么,一旦事情暴露,就算没有证据直接证明,邻居的闲言碎语,也会成为最锋利的武器,把一个家庭给击碎。 李雨竹懵了一下,旋即哭得更伤心了,但也一边哭,一边解释了,她并不是这么想的,她没有那么恶毒,她只是想陪在他身边而已。 “.......”周济民无语,然后小声道,“去小岛,去那边生活吧,或许你会发现那边有大不同。” 说罢,不等她再说什么,他就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可不能跟她单独待在办公室太长时间,要不然,就算实验室都是他的人,也难保有人会说闲话。 毕竟,人心难测啊。 外面,莫思颖等人连忙收起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投入到工作当中。 罗大利拿着技术资料,来找周济民,认认真真地请教了一番。 过了一会儿,周济民把莫思颖喊了过来,询问无尘工厂的审批文件下来了没有? 后者表示,可能还没那么快,因为专家还在探讨当中。 “他们在讨论什么?我们建一个无尘工厂,粗略的技术资料不都提交上去了吗?难道他们还能看得懂不成?” 从六二小镇的无尘车间,再到京城第二电脑制造厂的无尘小工厂,以及现在的这个实验室级别的无尘工厂,芯片制造工艺,已经在不断改进改良。 但,每次做这些事,总会有人花很多的时间来讨论,彻底耽误了进程不说,还劳民伤财。 这些专家那么有时间,还不如多搞一点研究呢。 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劳民伤财,又是什么? 而无尘工厂的建造,投入也不算很大,最大头的光刻机都由他自己解决了,这些人还想怎么样? 想了想,周济民便表示他去隔壁催一催,反正年前必须拿到批文,做好相关的准备计划,年后就开始动工,不能拖。 面对如此雷厉风行的老大,莫思颖等人也是欣喜不已,但又有不小的担忧。 毕竟现在的专家,其实话语权还是蛮大的。 谁知道,莫思颖刚劝了没几句,周济民就不耐烦地打断了,瞪眼说道: “他们是专家,我就不是专家了吗?在无尘工厂这件事上面,谁能比我还有发言权?” 实验室的罗大利等人,纷纷惊愕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霸道的周济民,下一刻连连鼓掌起来。 莫思颖便不再劝说了,但表示能不能带上她? “行吧,就两步路的事儿,大利,你也跟着吧。” 一听此话,罗大利顿时喜不自胜,屁颠屁颠地跟着周济民和莫思颖出门去了。 待在自个工作岗位上的熊明辉、黄子文等人却是叹了一口气,老大又没带他们。 在联网实验室,随着队伍不断地扩大,从当初只有六人的规模,到现在已经有了三百多人的超大规模了。 急剧膨胀的变化,也让熊明辉等人慢慢变得平庸起来。 原本他们是周济民从南方小岛那边请来的博士,当初那叫一个重视啊。 但现在嘛,唉,往事不堪回首啊。 自然,也跟他们渐渐跟不上技术发展和放松对自我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周济民可不会继续开导他们,只能任由他们自个野蛮生长了。 毕竟他现在可没有时间来当他们的宝妈,不会在手把手地给他们喂食了。 连六四小城那边,他都不经常过去,何况联网实验室? 文津街隔壁,衙门,老林的办公室。 老林看到他带着两个研究员杀气腾腾地登门,顿时满脸惊诧地说道: “谁又招你惹你了?这么生气?” “还能有谁》?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呗。” 一进门,周济民就十分不客气地说道。 身后的莫思颖和罗大利两人面面相觑,很是焦急和担忧,心底却暗自佩服:不愧是老大,居然敢这么跟领导说话。 “你是说我?”老林愣住了,旋即大怒。 这臭小子,平时私底下不尊重他也就算了,现在可是有旁人呢,还敢这么肆无忌惮,屁股痒了是吧? 当即,他便要拖鞋子打周济民,没想到后者却幽幽地说道: “领导,你可别对号入座啊,还有,我来你这里可是请你主持公道,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制造问题的,你说呢?” 这办公室就他们五人,还有一个吕千祥也在,不是说他这位领导,还能说谁? “行,你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林无敌!” 老林恶狠狠地瞪了周济民一眼,撂狠话说道。 后者翻了个白眼,压根没放在心上。 然后,他就把无尘工厂审批一事说了出来,并且表示技术问题都已经基本解决了,为什么还需要那么长时间的审核?到底是出什么问题了? 这个问题嘛,吕千祥最有发言权了,因为那天开会都是他做的会议记录。 在老林的示意下,吕千祥当即便汇报了情况。 审批被延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巨大的能源开支问题。 不少专家表示,无尘工厂如果投建,还需要单独牵引一条电缆直通厂房,甚至在未来,还需要两家或者多家发电厂供应这家无尘工厂。 这里面的投入,实在太大了,是否值得,这个问题还有待讨论。 其二现在距离明年开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慢慢讨论,反复验证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就算审批通过了,也没办法立马动工。 因为现在京城的地面硬邦邦的,怎么开工? 事倍功半的蠢事,没谁愿意干,领导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