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两百五十九章,相差十六辈(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九章,相差十六辈(求订阅) (第5/6页)

带出来。

    抵达六四小城机场之后,他们还是没能摘掉头套。

    直到周济民开车进入到小城中央的某一处独立建筑,其中一处小黑屋里,灯光如白昼。

    让他们稍坐一会儿,周济民便离开了这个小黑屋。

    来到隔壁,周济民开始布置手术室,把ct检查机等相关设备仪器,全拿出来了。

    完全就是再造了一个手术室,里面的设备那不要太齐全。

    并且,这房子的供电,其实还有备用发电机,根本不需要担心突然没电等问题。

    忙活好这些后,他这才去卫生所这边。

    石医生和张医生两人,看到他再次出现,既惊讶又欣喜。

    “走吧,赶紧把李有道转移到附近的建筑去,我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手术室,同时还邀请了五位中西医圣手.....”

    周济民直接开门见山,同时叮嘱他们,等下有什么就说什么,但不该问的,不要多问。

    两人都明白部队纪律,所以认真点点头,然后开始忙碌起来。

    十几分钟后,手术室里面,肖阳、龚沛鸿、姜元庆、诸葛渊、刘赟五人,加上周济民和石医生三人,以及躺在病床上的李有道,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诊,正式开始了。

    一开始,自然是石医生和张医生两人对病人情况的叙述。

    姜元庆和刘赟两人作为中医大拿,直接上手查看脉象。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等了解差不多之后,这才确定了是结肠癌。

    有这两人的诊断结果,基本上可以判定了李有道的病情了。

    不过,旁边还有辅助医疗设备,所以,还是上设备,再三确认一遍。

    躺在病床上的李有道,此刻脸色相当惨白。

    这么多人来给他做诊疗,可想而知他的病情恐怕不是急性阑尾炎那么简单了。

    尽管石医生已经利用中医手段,给他做了消除疼痛的诊疗,但他作为生物学博士,也不是傻子,心底也多少清楚一些情况。

    “熊猫同志,我的情况是不是很糟糕?”

    瞅着对方煞白的脸,周济民摇摇头,道:

    “石医生和张医生就已经诊断出了你患有急性阑尾炎和结肠癌,但由于这两种病状都极为相似,所以我们这才再三确认。”

    “目前基本上可以断定,你患有结肠癌。”

    “不过,你不需要太过担忧,情况还算良好,不是恶化到很重要的那种.......”

    病来如山倒,古话是真没错的。

    前一秒,李有道听清楚了是结肠癌这种病,他瞬间就慌乱了。

    后一刻,听到周济民说还算良好,并且还有治愈的可能,不由万分激动。

    “熊猫老板,请一定要帮帮我,我一家老小,他们还得靠我呢......”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但又怎么可能做到人人平等呢?

    李有道见识过资本家的腐败生活,也知道那些富豪身边,都有不少名医神医。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富豪的寿命都会比普通人要好太多了。

    最起码,同样是癌症晚期患者,普通人可能就是等死了。

    但富豪绝对还可以再挣扎一番,并且就是这个挣扎期间,所有的一切,恐怕都比普通人过得更好。

    来到六四小城,李有道也以为来到了乌托邦,但这次突然生病,却令他忐忑起来。

    “李教授,请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你战胜病魔的。”

    周济民带着微笑,安抚住李有道之后,开始用医疗器械进行检查。

    一边检测,一边还跟李有道聊起了这些ct检测机有什么妙用,讨论起了技术问题。

    就这样,后者的情绪彻底放松了下来。

    无他,作为生物学和材料学的双料博士毕业生,他对这些都很了解。

    因此,听周济民提起x射线的应用,如何利用材料到达这些效果,可不是醍醐灌顶的嘛。

    难怪他会如此激动,积极投入到跟周济民的讨论当中。

    在肖阳等人听来,就是简单的学术闲聊而已。

    可惊奇的是,李有道的脉搏都趋于平缓,不像刚才得知结肠癌时的紧张了。

    半小时后,李有道自己在看书,他媳妇在照顾他。

    隔壁房间里,周济民跟肖阳等人讨论之后,便确定了年后给李有道进行手术的时间。

    在这期间,石医生和张医生两人,必须确保李有道的饮食作息等,要保持良好的状态。

    “行,基本就这样了,麻烦石医生和张医生你们二位了。”

    “熊猫同志,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嗯,新年快乐。”

    今天已经大年二十九了,确实是新年快乐。

    小黑屋里,周济民又把肖阳他们关在这里,他自个则是去见菲利普他们了。

    肖阳觉得有些奇怪,刚才那位熊猫老板到底是谁?,周济民又去了哪里?

    龚沛鸿他们四人倒是没有考虑这些,而是在讨论结肠癌和那些设备的事。

    尽管姜元庆和刘赟两人不太感兴趣,但不得不承认,那些设备确实很厉害。

    有了那些设备,就算是普通懂医理的实习医生,也可以判断出那是什么病了。

    毕竟在整个内地,像他们两人这样的医生,又能有多少呢?

    连石医生和张医生这两位部队中的青年医生,不也是有些难以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