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科学快报 (第3/3页)
参与到这些问题的讨论当中,毕竟科研从没有小问题。
任何小问题,如果不重视,到最后都会酿成大祸。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城北郊外的一处建筑工厂内,突然发生了爆炸。 爆炸声还蛮大的,城北这边是听得很清楚。 当即,周济民直接让大家继续讨论的话,他自己则是离开了会议室。 等他来到工厂这边的时候,从外面并没有看到被破坏的地方。 但,等他来到工厂内,才发现另一侧的墙角处,被炸出了一个大窟窿。 “有没有人受伤?” 此刻的工厂里,工人不多,大部分都被疏散到了外面。 所以,整个门口处,站满了工人。 工厂负责人是黄明宏,周济民到的时候,他正在忙着安抚工人。 柳排长王常武两人比周济民还快了一步来到工厂这边,也在帮忙疏散工人。 “熊猫同志,目前只有三人受了轻伤,我们的人已经把人送去医院了……” 听到柳排长的话,周济民松了一口气。 旋即,他脸色冷了下来。 生产安全第一这句标语,他一直挂在嘴边,不仅让负责人黄明宏背下来,还让所有进入工厂的工人都要背诵。 时刻牢记! 就算在有限的会议里,周济民也是多次强调安全第一,但现在看来,似乎很多人都懈怠了呀。 “老王,你们马上安排人,成立临时的专家小组,马上调查此事,给我调查清楚事故的具体原因,我要详细的报告,给你们一天的时间,够吗?” 王常武闻言,没有推辞,直接领了命令,就去办事了。 等王常武离开,周济民招手让黄明宏过来。 后者现在满头大汗,相比之前第一次见面时的消瘦,这会儿的他,已经正常多了。 “把目睹这件事的工人请过来,我需要了解情况。” “好的,我马上就去办。”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七八位工人就来到了周济民面前。 工人们七嘴八舌地叙述着他们知道的一切,听得周济民脑袋疼。 “你们一个一个来说,慢慢来,不要急。” 很快,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才有秩序地讲述情况。 这家工厂是材料加工厂,而他们几人都是塑料车间的工人。 塑料加工过程中,相对来说,确实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能进入生产车间的工人,那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达到合格水平之后,可熟练cao作机器的工人。 换句话说,这些工人,不仅识字,而且是具有一定学历的人。 虽说他们看着很年轻,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 但他们这群人,都是之前周济民从内地招聘来的初高中毕业生。 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靠近墙壁的一台机器cao作工人殷文杰,平日里就爱开玩笑,还喜欢开小差。 在刚才的工作中,殷文杰跟往常一样,一边跟对面的工人聊天,一边懒散地cao作着机器。 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机器突然发出警报声的声音,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下一秒就突然爆炸了。 大概的事件经过就是如此,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那就不知道了。 等他们说完,周济民这才来到墙角处,看着已经被扑灭了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机器,陷入了沉思之中。 沉吟片刻,周济民这才让柳排长安排人保护好现场,同时对黄明宏道: “还有两个小时就到晚饭饭点了,今天就别再开展工作了,把大家都叫去城内的大会议室,我跟大家讲几句。” 半小时后,城内大会议室内。 两百多名工人,以及几十位其他工厂管理层,全都坐在一起。 开会! “刚才的爆炸声,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了,具体的事情经过……” 台上,周济民简述了一下情况,然后接着道: “具体的爆炸原因,目前还在调查当中,但是关于生产车间的管理制度,还有我一直强调的生产安全,我觉得很有必要,再跟大家唠几句……” “一直以来,我都不推行高压政策,因为这不符合科学标准……” “人的注意力,一般可以坚持两个小时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点,效率会降低,注意力不再集中,很容易开小差等等……” 出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周济民是规定了两小时工作制度的。 一旦过了两小时,就必须停下来休息十五分钟,然后再继续工作。 如此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这些制度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保障,可以说是考虑得极为全面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出了事。 “我不想骂谁,也不想让大家都心慌慌的,但是你们要清楚明白一件事,生命只有一次,你们自己的小命,你们自己都不认真对待,真出事了......” 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些话,相信接下来的工厂管理,会进入到增压环境当中。 没人不怕死,大家都很明白这个道理,接受或者不接受,严格管理的信号已经出现了。 所以,六四小城内,不能再这么懒散下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