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节 真小人?伪君子? (第2/2页)
说的。” “恩,朝堂上的原因,我今天不怼他,明天就不好办事。东坡公这个人还是很好的,当年半山公变法的时候,他反对。后来司马光要废除新法,他又反对全盘否定,认为有一些好的应该留下来,让他同时不容于新法与旧法两脉。” 梁莘看了一眼四周,都是自己人,这才继续说道:“在大宋的利益面前,个人私交在后,这不是品格低劣,这是高义。所以,章公现在还能和东坡公一起喝茶,想来,当年在金陵,东坡公与半公山,也应该一起品过茶。” 曹昙问:“所以,夫君刚才的态度,是为了朝堂?” 梁莘:“嗯!” 曹昙再问:“那以妾换马之事……”没等曹昙问完,梁莘就说道:“不经人若,莫劝人善。这次是我卑鄙了,用这个讹传来占据话语权的上风,若非接下来的事情很重要,我也不会用这样的卑鄙的办法。” 曹昙没再说了,她原本想说,这种极私密的事情,梁莘是如何得知的。之后的事情曹昙知道一点,就是秋闱。 苏轼是礼部尚书呼声最高的人,梁莘不会允许任何人阻止他对秋闱的改变。
因为,梁莘要选才。 不是简单的,考进士的这种人才,还有许多杂学的被埋没的人才。 正聊着呢,梁忠跑来了,先给曹昙施礼:“大娘子,安好。”然后才跑到梁莘面前:“主上,出事了。前日的大雨,山陵那边出事了,有一处塌了。” 梁莘听完闭上眼睛,考虑几秒:“去告诉章公。” “是。” 梁忠又给曹昙施礼,这才转身离开。 从礼节上,梁忠可是宫中训练出来的,绝对挑不出半点毛病。 花厅。 苏轼正在品鉴梁莘那两首词,梁忠进来,来到章身旁:“章公,刚刚传回宫的消息,眼下还无人知,山陵因为大雨,塌了一块。” “什么?” 章大惊。 山陵,就是哲宗的陵,塌了一块。 自己致仕,山陵使就是吴居厚,这绝对不是小事,吴居厚能被贬都是恩厚,被流放也不意外。 短暂的错愕之后,章回复:“知道了。” “小的告退。” 梁忠退离。 章对苏轼说道:“咱们继续,这事看朝堂上如何反应吧。刚才说了,今日忆往事,谈诗说词,不提朝堂。” 苏轼:“好,刚才说到,这一句……” 正如梁莘所说,黄州时苏轼已经死去,活着的只有苏东坡。 苏轼是朝堂,东坡是诗词。 午后,梁莘入宫。 因为今天桃源阁有大活动,赵佶昨天只喝了一点点酒,留着给今晚。 梁莘到。 “说两个事。” 赵佶看了一眼梁莘,没接话,这意思就是,有事就说,还让我问? 梁莘说:“山陵被大雨冲塌了一块。” 赵佶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山陵就是哲宗的陵,你问和你有什么关系。 梁莘竟然无言以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