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节 姑爷,听老仆一句劝 (第2/2页)
看和谁比了。 莫说是曹家,曹瑞坐在这里,陆高见了也要行大礼,不敢有半点不恭敬。 曹瑞拿起茶杯,淡淡的说了一句:“总要是先见点红的,既然小娘子提到此人,用拿此人先开刀。” 当天,所有炭铺开始在街上作宣传。 石炭饼的价格,依梁莘最初设计的,非但不涨,反而有降。 没钱买炭的,可借。 现借四千钱,足够买齐半年用的石炭饼。若是五千,还可买油灯一盏,新式冬天取暖作饭可存热水的炭炉一只。 半年后还钱,只需要还五千又三百六十钱,其中三百是利息,六十钱叫手续费。 什么人能借,什么人借了会赖账。 曹家也是有负责行钱业务的人,他们懂。 只是,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息这么低。 主家吩咐了,他们也只当是主家在作善事,不需要多想,按吩咐去办就行了。 汴京城的反应呢? 曹家,作善事?
听说曹家嫁入梁府的梁家大娘子,有喜了。 对,一定是这样,这是作善事。 一时间,整个汴京城内,所有的炭铺门前挤满了人,无数人都是大包小包背着东西来的,田契、地契、金银器就是最合适的质押品。 还有许多,是拖家带口来的。 押什么,押人。 把婆娘和娃押上。 一处炭铺的后院,一个身高九尺的男子在磨刀,他好不容易抢到了这个机会,作为家丁,他吃的顶三个人的饭量,却一直没机会给主家立功。 现在,高家把他派过来。 就是在等闹事的人出现,然后他负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高仁。 高家的家丁,也是祖父那一代就在高家了。 话说,那个陆高。 是够坏,也够狠,而且很凶。 但不傻。 炭铺这么低的息,等于砸了整个汴京城所有行钱的生计。 闹事吗? 傻呀。 曹家有众生平等,那玩意七步之内,粘到边就残,正面对上必死。 更何况,就算没有又怎样? 那可是曹家。 他不傻。 所以,高仁磨刀,也只是磨刀。 连续好些天了,没半个人出来闹事,甚至连一个敢过来说半句闲话的都没有。 高仁很是郁闷,整的没胃口,午餐只吃了十个驴rou火烧,喝了三碗rou汤,便没了胃口。 反倒是他弟弟,高伸。 虽然只有七尺半,没什么力气,也舞不动刀,这几天却是忙的脚不粘地。 高伸忙。 大户人家要的可不是一点石炭,就这价格,大户人家一买就是十万块石炭饼起步。那种普通的单眼取暖炉,都是几十只起步。 曹家这样的高门大户,一次就是三百只单眼取暖炉。 象是普通小商人家,也至少是三只单眼取暖炉。 普通的单眼三块石炭饼的小炉,配一个围在炉旁的中空陶桶,便是汴京城普通人家里的首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