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_第一九四节 老梁回家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四节 老梁回家了 (第2/2页)

  “好,好。”范纯礼,当今名士,尚书职。梁师成的内心还有些敬畏的,听范纯礼这么一说,赶紧坐下,调整心情开始抄写。

    一抄,范纯礼作了对比。

    比梁莘写的好。

    梁莘才练了多久,梁师成可以跟着赵佶练了好些年的。

    再加上梁师成的书法功底更高。

    范纯礼亲自给桌上铺了一张纸:“正了,不等莘哥儿了,辛苦梁公公,再练几下,然后把这些草稿抄在奏疏上。”

    “这,这……”梁师成不敢动笔了。

    因为,给他的是一只新笔,面前不是墨,是帝王砂。

    就是朱砂中的极品。

    “抄吧,莘哥儿天天抄,所有的奏疏批复,官家是一份都没批过。”

    梁师成感觉心跳都要停止了。

    就在梁师成想多问几句的时候,门外一声高喊:“往北去的禁军,为何才走到河中府就停下了,河中府六百里加急,你们自己看。”

    梁师成一回头,安焘。

    朝中重臣,他都认识的。

    范纯礼:“你不在垂拱殿帮韩公?”

    安焘:“奏疏已经收完了,这等急件,是六百里加急送来的,他们说接到西军主帅曹郡王的信,让他们扎营等候,暂缓几日,但却没有西军的军报送到汴京,也未提及任何原因。”

    这事,梁师成大概知道。

    梁师成,而且事关曹评,他亲爱的事情,所以赶紧说道:“有可能是,永兴军路那边口袋已经扎好,害怕有兵马再动,引起西夏人的注意,所以才叫暂缓的。”

    安焘瞄了好几眼梁师成:“眼生,你是何人?”

    确实没见过。

    但能坐在这里,还穿着紫袍的,肯定是有资格的。

    范纯礼介绍:“莘哥儿的爹,现领节度使之职。”

    “梁公公。”安焘施礼。

    语气很平淡。

    安焘的作法,其实也是这里大多数人的态度。

    把你儿子莘哥儿摆在高处没问题,但你梁师成,最好别摆什么大架子,若是相互给面子,那面子都有,若是没了面子,那就不给你面子。

    梁师成呢。

    到这会,脑袋瓜已经嗡嗡的了,根本搞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梁忠刚带他过来,还没来得及全部讲清楚呢。

    就算是找儿子问问。

    这会也没处找呢。

    高永年是新来的,在这里他算是年轻人,还不到四十岁。

    他对梁师成是好感的。

    他在河湟一带当知州,打青唐城的时候,梁师成和曹评配合的是极好,也给了各州府极大的自主空间。

    高永年站了出来,对所有人一礼:“正好高监军回来了,有些河湟之事,我只是管一州之地,还请高监军为各位讲解。”

    “有道理。”

    安焘也顺势接下这话题:“高公公,有劳。”

    “自当细讲。”梁师成也赶紧回礼。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赵有福说的有限,梁忠还没有讲清楚,梁师成眼下是真糊涂。

    梁莘呢。

    和赵佶正下围棋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