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节 专家都眼花了 (第2/2页)
造,原本是我家姑爷为我准备的,他特意派人送来,说是给你的,还有八千副新甲,人没办法帮你补,但甲能备足。老种你这一战……”曹评背过身看着远方:“青史留名了。” 种师道看着新甲,笑的更大声了:“你那女婿不是好人,这甲如此光鲜明亮,站在军阵之中,只要不瞎就能看出主将在何处,招箭。不过,我喜欢。算算日子,我送到汴京的东西,应该也到了。” 曹评背着后看着远方,没接话。 他知道,这一战宋军虽然战损不少,但打残的西夏精锐。 西夏人,没有十年怕是缓不过劲来。 这么巨大的精锐战损,弱国必亡,必国必衰,西夏呢,残了。就算是缓过劲来,只要大宋的朝堂上不昏,西北二十年都不会有大战事。 种师道送了什么入汴京。 梁莘等的,所谓契机。 一个可以在辽国使节面前,硬气起来的契机。 甲。 三千副甲。 西夏国平夏部重骑兵甲,三千副。 铁鹞子! 三千副,人甲、马甲、装备、刀、弓,那怕是碎了,破了,烂了,种师道都安排人拼起来,用木架与草人撑好。
梁莘还在宫中。 码头上,许多人象是疯了一样大叫着。 列阵。 三千副铁鹞子的兵甲开始抬下船,开始在码头上摆,高士林第一个赶到码头,立即安排禁军备马,将这些用木架和草人架起来的甲放在马背人。 同时派人去通知梁莘。 要不要游街。 梁莘听到消息,飞奔着赶到码头上。 看着这一副副的甲,梁莘转过头看向高士林。 高士林问:“游街?” 梁莘却说道:“半山公有首诗。” 高士林心说,这会谈什么诗呢。 一个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高声朗读着: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 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听到这诗,高士林也感慨着说了一句:“我喜欢斗蛐蛐。” 苏轼到了,此时他读出了梁莘的心思。 没错。 若是在贞观盛世,他才不当什么官呢,学一学诗仙的人生,难道不好吗? 游玩于山水间,纵情与声乐,写写诗,人生何其乐载。 “游街。”梁莘这时应了高士林刚才的提问。 高士林将头上的软帽拿掉,换上铁盔,中气十足的高喊一声:“捧日军指挥何在?” “末将在!” “天武军指挥何在?” “末将在!” “拱圣军指挥何在?” “末将在…… 高士林占将,调殿前司精锐出来,护卫着西军送甲的士兵,带这三千副甲游街。 大宋,窝囊的许多年了。 之前与西夏大战,胜了,却割地、赐岁。 汴京城的百姓已经变的冷漠,前些天还有人在茶楼上说,这次败了会赔多少岁币,胜了会增加多少赐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