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_第二零三节 生产罐头的地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零三节 生产罐头的地方 (第2/2页)

一人当兵,可养活家眷七人,这才有秦军战无不胜。”

    梁莘大笑:“娘子,你变厉害了。话说,年年打仗国库肯定承受不住,打仗就会有牺牲。这一次我估算西军战死的精锐不会低于一万人,普通的士兵也有三万,杂兵、辅兵就没算了,但他们不战,西北的百姓的损伤,怕远高于此。”

    “打吧,打完了,让他们挣上千万贯,只当是抚恤。”

    说完后,梁莘起身到桌旁,提笔写了一份建议书。

    内容大概就是,禁盐。

    西北禁止从西夏购买青盐。

    曹昙一看,立即就反对:“夫君,你可知仁宗、真宗时禁盐,让许多边境的部落倒向了西夏人。”

    梁莘没接话,继续写:发兵,剿灭横山部。

    理由很充分,因为横山部曾经归属大宋,因为禁盐令一出,背叛大宋投向了西夏。

    曹昙给建议:“夫君,威有,恩呢?”

    梁莘接着写:剿灭横山部之后,施恩于各部,许各部派商队前来汴京,着手商路之事。

    写完后,梁莘才解释:“以前西夏与咱们交易青盐,就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当时咱们禁盐,禁了西夏人的收入之后也断了许多边境部落的收入来源,当时是错的。眼下不同,盐湖在我手中,取之不尽的盐湖。”

    梁莘说的没错。

    当初仁宗与真宗禁盐,就是为了拿捏西夏,但西北缺少盐的来源。

    眼下呢,盐湖已经控制在手,不说那些个小盐湖,就是一个大的,茶卡,真的全部挖出来,梁莘感觉够全大宋的人吃几百年。

    就是运输有点费力。

    好在当地部落多,他们为挣钱,肯定愿意去挖盐、运盐的。

    曹昙听完后:“夫君,英明。”

    哈哈哈!

    梁莘笑的合不上嘴,他也感觉自己挺优秀的。

    此时,皇宫里的赵佶吃上了罐头黄桃,还吩咐梁师成亲自去分了这些给各宫送去,心情是好的不得了。

    还有吃黄桃的。

    不过是坛子装的。

    沈冲现在就在光州,怎么形容他,还有他的学生兼助手宁仁呢。

    丧心病狂!

    梁莘和他研究高炉练钢,是为了增加钢铁产量。

    他和宁仁在光州,造了两样新东西。

    头一样,步人甲。

    之前的步人甲是铁甲,密扎铁甲。

    现在的新步人甲,是纯钢密扎鱼鳞式钢甲,用的还是步人甲升级版扎法,两千多片甲叶子,还是纯钢的,重量还增加两斤。

    套在木人身上,用刀砍已经是在浪费力气。

    那么就要第二样出场了。

    一只口径约两寸,长一尺三寸,需要两人抬着,放在木架上的铁管子,装进去一把铁珠子,都是三分直径的,相当于一厘米的小铁珠。

    三十步。

    面前一个扇形,一寸厚的木板,若是木头差些,根本扛不住这击。

    普通的杨木木板,三寸厚的才能勉强挡住。

    厚度达到五寸才可以完全防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