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弥勒真身 (第1/2页)
这死寂一般的森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 师慕泽已经走得很累了。在这片深林里,一种自心底萌生出的压迫感让他觉得不能呼吸。 “小白。”慕泽实在是无聊,只得再次呼唤起小白。 “怎么了?”小白问道。 “你给我说说当年你是怎么跑到我们老家那里大兴寺塔地宫里面的呗。”慕泽说道,他实在是好奇。 “嗯,没什么,一次佛道大战的时候,我受伤了,伤很重,所以就涅槃了呗。”小白说起来很是云淡风轻。师慕泽一听却大跌眼镜。 “等等,你说佛道大战?”师慕泽问道。 “对啊。怎么了?”小白问道。 “不是佛门和道门勾结,打败了阐教么?”师慕泽问道。 “那都是老皇历了。”小白说道,“原来阐教和截教封神大战,道门支持阐教,所以截教教主通天教主一怒之下,自建地火风雷,挟了金鳌岛碧游宫自成一界远离了纷争。阐教封神大战获得完胜,又助武王建周,在内阻碍着道门的发展,在外则阻止着佛门的东进,于是,才有了佛门和道门合作打败了阐教,所以,元始天尊也一怒之下,拔了昆仑,自开一域。阐教离开之后,这人间就成了佛门和道门的天下了。” 说道这里,小白停顿了一下,说道:“一开始,佛门当然比不上道门了,因为道门毕竟是中土土生土长的教派,所以,道门中人开始宣扬佛教的不是,一则以佛教来自天竺,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这番论调一出,让佛门东进的进程大受阻碍,你应该清楚,教门拼的是什么?一是实力,二就是人心,如果没有教徒的信奉,那么这个宗教,教尊的实力再强也是白搭。 后来也是得了天时,正好遇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特别是五胡乱华时期,中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佛门才乘机占了一席之地。” “哦?”慕泽问道,“佛门是靠什么在中土立足的?” “还不是道门不争气么?”小白说道,“道门讲究修现世,证道成仙,可是,凡人有几个能够证道成功的,还不是依旧在战争中受苦受难么?太上老君宣扬,道生一切。可被弥勒佛一句话就驳倒了,弥勒佛问老君,既然道生一切,那么道是生善还是生恶呢?” “咦。”师慕泽感叹道,“弥勒佛好高的智慧,这是哲学界很明显的悖论题嘛。太上老君怎么回答都不对啊。” “是啊。”小白也很高兴地说道,“既然老君说道生一切,那么他如果说,道既生善又生恶的话,那道就要承担人民受苦受难的责任了,得道还有何用。如果他回答道不生恶,那么也就否定了他自己说的道生一切的观点了。道不能生一切,那证道还有何用?” “所以,佛门就很快获得民心了?”师慕泽说道,“因为佛门讲究修来生,用现世的功德抵过去的恶业,来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 “是的。”小白说道。 “我想,道门也不会不做出反击吧?”师慕泽说道。 “是的,道门很快就做出反击了,有一个李荣的人,质问佛道:佛曰般若波罗密,这可是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最为殊胜的第一法门。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但般若非彼非此,为什么非说到彼岸?而不到此岸呢?” “是啊,为什么非说道彼岸呢?”师慕泽笑了。“这又是玩文字游戏呢,这不是相对论嘛,彼岸就是此岸,此岸就是彼岸,站立角度不同而已,有大智慧,就能度过此河,重点在度过,谁管他彼岸和此岸啊?” “要都像你这么聪明就好了。”小白说道,“当时佛就回答不出,一时间舆论哗然,同样,佛门也遭受到了打击。” “可是,教义之间的论战很正常啊。”师慕泽说道,“我怎么没听说佛道之争有多么厉害啊?” “你不懂,软刀子杀人才是最厉害的。”小白感叹了一句说道,“佛道两门联手解决了阐教之后,其实也都转变了思路,从原来的避世纷纷出世,走入朝堂,担当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