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混沌之气 (第2/2页)
体,那她是不是可以多吸收一点,为世界做贡献。 “不现实,这里的这点混沌之气你的灵体可以完全吸收,只是你不能无尽的吸收,这里的五行之法需要这种气体来维持,一旦全部被你吸收了,这里会生机全无。” 小丫打了个冷颤,她知道豆丁不是危言耸听,这个气体也有维持地球温度的作用。还真不能全吸收了。 不过她知道这种气体怎么来,现在少,不代表以后少啊,以后全世界都头疼的时候,她可以为大家解决这个大麻烦了。 以后的修行资源有眉目了,小丫很是开心。就又开始了她控叶练习。 这个可不好弄了。要把树叶控起来,再让它来回的走动,对意念的要求很高。 一开始,树叶也仅仅抬起来一下子,慢慢的离开地面。 小丫先控制着在身旁围着,做着各种的翻转运动。 这种修练其实还是修的控灵,只要能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控制很多的意念。 各个意念毫无关系,控制的越多,灵体就越圆融、越强大,将来的攻击性也就会越强。 这时候小丫在她的屋里修练,小开在他的屋里学着中医。 小丫写的医案,他都有仔细的看,然后试想着自己该如何做,每每都有很多的收获。 小开也是被当成天才少年的,但在meimei面前他可没这个自信说是天才。 看看meimei,这个暑假看病人都有二十几个了,还能兼顾学习,练功,样样都比他做的更好。 他不嫉妒meimei,只是想自己也能象meimei一样,会给人看病。 今天meimei练功练的出血对他震动特别大,没想到meimei这么拼。作为哥,他怎么能落后呢。 把meimei的医案看完,就想着去和meimei探讨一下,这个暑假meimei也不来他的屋了,都是自己在屋里练习,小开想问问可不可以一起学习,这样学起来比较快。 小丫感应到哥来了,做好正在学习的样子。
她修练这个事到底要怎么和家人说,一直没有一个主意,直接肯定是不行,超出他们的想象。 不直接说好象也没有太好的方法,但小丫知道这一天不远了,家人总会发现她的异常。 和哥哥探讨了下医案,互相印证了不同的用针和用药的可能性,两人就一起探讨医书。 小开就问起了药草上的问题,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都是一株植物上的,叫的名字可以不一样,药效也不一样,效果当然更不一样了。 小丫解释她理解的:医者,意也。 医治人的病用药,要把人想象成一株植物,比如枝入四肢,杆入躯干,籽入内脏,从外开始逐渐向里攻。 药之为物,各有其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类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得也。 药有药性,配合“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辩证,用药需活用。 如药轻都上行,药重者下沉,淡者开窍,厚者泻降,寒热温凉为阳,言味者为阴,脏为阴,腑为阳。 遵循这些方法,再加上各个医者自身的领悟,及病者所现不同症状,同病不同药,同药不同病,这些都很正常。 一个病人来了,听她描述,比如我痛,还不能看病,要问她怎么痛,哪里痛,什么时候痛,痛是在一个地方,还是痛不断的在动。 根据这些,你知道她痛是因为风,还是因为湿寒,还是因为暑热,辩症不同,用药一定会有不同,否则就药之不达,可知也。 哥哥听了她的描述,再结合医书上各类同位置病痛所开的处方不只不同,甚至有时没有一种药是相同的。 “中医是物理医学,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观念,那就是常人。 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什么样,你治病的后果就是把她治成常人。 对于常人的理解,要熟知人的组织架构,要理解各个人体组织这间相互制衡的道理。 要明白病入人体的原由,要掌握治病的时机,还要懂行针的配合,是俞募治疗,还是原络治疗,许多种方法,还要熟知药性药效,更要辩阴阳。 中医的一切都来自阴阳辩证,药理也是,阳行气,阴走实,不能用错。药分阴阳,病更分阴阳。 中医看似检测方法简单,但你如果没有掌握这些,你切的脉,看的气只能帮你判断病在哪,还治不了病。” “中医可不可以借助西医的检测手断呢?” “当然可以,但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很多病西医的仪器还没检测出来,但中医就能辩出来了,中医讲究治未病,西医治已病,这是最大的不同。” “仪器都检测不出来,中医是怎么知道的?” “望气色、问病人一些日常作息、切脉都可以,先说望,夏天心主,你一看这人一脸青黑,为肝的色,那她的肝一定有病,问她1点到3点能不能睡好,说总在这时醒来,基本可以判断肝脏有问题了。那是肝炎,还是肝癌,那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 “我一直以为中医简单,切一下脉就能判断出来很多东西,我还是学的不精啊!姥姥是不是肝癌,按你刚才所说?” “是的,但是我没跟姥姥说实话,只说这个病我能治,没告诉她病情,现在快一个月了,病情控制的很好,现在姥姥可以一觉到天亮,也吃得下了。我明天准备换方子了,收一收了。” “你和我一道学的医,为什么你学的这么快,我也是使劲学了的。” “我可能在学医上有些天分啊,你看我数学就不如你,总是你考的好,我的英语也不如你,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擅长的也一定不一样,哥哥是要当科学家的,我是要当医生的。” 小开到此有了笑模样,还是孩子啊,再天才,也是有攀比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