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河东太原(二) (第3/3页)
莫离,字工令,莫老抚了抚自己重重孙的额头笑道,“那你再说说,老夫为何这样做。” 孩童翻了翻眼睛道,“这位大哥哥虽是面上谦逊,但内里却是盛气凌人,听罢老祖宗你的一曲春江花月夜之后,便用一曲境界、难度与之相当的曲子作为回敬,以他的琴技完全可以弹奏意境更高的曲子而他却没有,表面上是不想冒犯你,可那首‘星下凡尘’是他自创之曲,实则已技高老祖宗你一筹,争强好胜之心,不言而喻。” “不错,不错。”莫老点头笑道,十分满意。 孩童听到表扬得意的笑着继续道,“而老祖宗你身为长者,除了弹古琴外一无是处,被后生这般挑衅,自然要好好教训一番了!” 孩童一语中的,可是那个“一无是处”着实让莫老的脸沉了下来。 莫老道,“此子自始至终未正眼打量过你,你可知道?” 小孩咧了咧嘴道,“大器早成难免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这不是老祖宗你说的吗,况且这大哥哥只是把我当成个琴童罢了。” 看莫老面色凝重,稍显阴沉,小男孩有些不解地问道,“老祖宗,整日把修身养性挂在嘴边的你,怎地今日竟是这般愁容满面呢?” 莫老看了看自己的重重孙,微微摇头道,“虽说你是人小鬼大,可是有些事还不是你能理解的。” 男孩一听撅起小嘴,“你又装模作样了老祖宗,你不说怎就料定弦儿理解不了呢?” 莫老深吸口气,“大唐气数已尽,中原藩镇割据俨然乱世已定,唐灭之后这般乱世必定尤胜隋末,可比肩战国七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南北朝后的五胡十六国,而乱世之中,百姓才是永远的受害者啊。” 男孩不语,莫老继续道,“如今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大唐之内虽有如薛韧、独孤损等良将忠臣,却无兵权,藩镇虽各个实力雄厚,可却相互防备,给了蝼蚁之辈可乘之机,唯有早一日平定此等乱世,中原方可安宁,百姓才可安逸。” “莫非…”小男孩抓了抓头,斜眼猜测道,“老祖宗你看好河东势力日后平定中原?” 莫老点了点头,“就中原来说,凤翔节度使年前与梁王一战大势已去,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如今虽是势力不可小觑,但与晋王相比,仍很悬殊,加之二人之前仇怨,早晚会被朱邪父子所灭,镇海节度使吴越王钱镠、淮南节度副大使杨吴王杨行密,西川节度使蜀王王建等亦均不是小角色,日后或可成为一路诸侯,可是不足以称帝,当下具有称帝一统中原实力的,唯有梁王朱全忠和晋王李克用二人。” “梁王、晋王?他二人可是世敌啊。”男孩道。 “不错,就目前来看,梁王实力更胜一筹,近年来一直压制着河东势力,可是…”莫老站起身来,“朱温此人jianian诈,尤胜当年曹孟德,且嗜杀成性,不得民心,当初讨伐秦宗权之时,借朱瑾兄弟方才破敌,却是恩将仇报,攻陷兖州,擒杀朱宣,朱瑾逃奔杨行密,梁王四面树敌且不得民心,加之长子朱友裕的英年早逝使其后继无人,日后必敌不过他河东一处。” 男孩听罢,点了点头豁然开朗,“弦儿明白了,若是梁王日后称帝,天下必定民不聊生,反之若是晋王称雄,情况则要好得多,届时不论是梁王或是晋王都已是垂老之人,天下则要取决于其后人,朱温之子除已战死的朱友裕之外,皆是平庸之辈,而刚刚那位大哥哥年刚十八,却已是人中龙凤,日后或可胜其父,如果是这样的话,老祖宗你该高兴才对啊。” “哎~天下的确落入朱邪氏父子手中更好,只是老夫恐怕这位李公子成才太早,心性难稳,日后成了周郎之才啊。”莫老慨叹。 小男孩眼中灵光一闪,道,“弦儿懂了,老祖宗是怕‘既生瑜何生亮’。” 莫老回首看了看这位八岁的重重孙,自己有时都会摇首困惑,这些话怎会从一个八岁孩童的口中说出? “往往乱世出英才,便就老夫所知,当下时局,便有一位雄才伟略都远胜此子的大才,只奈何其受限枷锁,难施拳脚。”这一老一少两个尘世中的琴师,却有着不小的来头,他们的谈话,也在日后一一应验。 傍晚时分,李存勖回想着早些时候与莫老的会面,内心深处竟萌生了有生以来少有的羞耻感,无名之火悄然而起,仿若被人羞辱般,“我怎会这样想的?莫老师是前辈,这不正是我一直所追寻的老师么?” 多年来,李存勖已很难找到一位可从中获益的老师了,而今日突然出现了一位,李存勖却突然间觉得,自己竟是十分抵触,这是为何? 不知不觉间,已走进自己父王李克用的府中,只见李克用此刻双手负背,背对自己,看不见其神情。 “父王,儿臣回来了,早些时候您吩咐我的……” 李克用伸手打断前者话语,右手食指指向桌上一封信道,“勖儿,你来看看这封信。” 李存勖一愣道,“这信是谁写来的?” “你看过便知。” “是,”李存勖拾起信来,一目十行扫视起来,但旋即瞳孔放大,逐字而读,读至信尾已是惊得合不拢嘴,“这…这是……!” (注解1:古琴亦称瑶琴,分为十四式,连珠式为其中之一。) (注解2:水深云际为春江花月夜中的一个曲目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