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国_第二百三十四章 说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说服 (第1/2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邺城

    韩馥作为君主,自然算不上优秀。但若是退一步,让其作为牧守一方的朝廷大员,他的才能足以担当。就如同最初,朝廷纷乱,韩馥也学着别人割据一方时,差点被手下的南皮太守袁绍给坑死。但当他潘然醒悟,重新向朝廷效力之后,只需要按着朝廷给予的命令办事,瞬时就发挥了他的才能。如今的冀州,虽还比不上司隶,但却已经逐渐从黄巾之乱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只可惜好景不长,如今这混乱的世道上,谁也都说不好明天会如何。这不,原本还在青州和刘备打生打死的黄巾军,竟然不远万里直入冀州!

    坐在冀州邺城刺史府中的韩馥,只觉得自己脑袋疼的厉害。黄巾军昨日到了何地,今日破了哪个县,望着手中的战报,就没有一条是能让他开心的好消息。

    作为牧守一方的刺史,韩馥也很想“勤政爱民”,若是没有黄巾军,他也算是勉强做到。可如今,他即便想要“爱民”却也没有胆子出城一战。不知道是说他胆小如鼠好,还是说他有自知之明更合适,总之,在听闻黄巾军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冀州的消息之后,他做出的唯一决定,就是让手中四个郡国的十来万守军,统统龟缩到郡国治所内。

    要是认真追究责任,黄巾军会如此轻易的攻下大片县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韩馥这一命令导致。这也是陈涛如今对韩馥的印象极差的根本原因所在。只不过,谁都明白,韩馥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朝廷才没有下诏斥责。

    “耿武,你说说,这黄巾贼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为什么会千里迢迢的杀奔本官治下?”丢开手中的文书,韩馥已经不知道第几次问起这个问题。

    耿武无奈的苦笑一声,拱拱手说道:“主公,那黄巾贼惯于烧杀抢掠,想必是在青州受到了袁绍等人的逼迫,又看到我冀州富庶,这才……”

    “哎,难不成这世道上,还是越穷苦越好不成?”韩馥长叹一声,抬手揉揉发胀的太阳xue,万般无奈的说道:“潘凤可是去巡视城防了?”

    “潘将军这几日皆在军中,以按主公之意,征召邺城之中的民壮,以充实军力。”耿武想了想之后,安慰道:“主公也勿过度担忧,如今邺城之中带甲之士六万有余,更有四五万民壮。邺城墙高城坚,那黄巾贼想要攻下邺城也是难事。更何况,主公已向朝廷求援,丞相大人已发明文,告之我等援军克日便至。主公只需紧守城池,待到丞相大人大军到来,那小小黄巾贼又如何能逞凶。”

    韩馥有些无奈的对耿武挥挥手,带着几分落寞说道:“本官不是怕那黄巾贼攻入邺城。而是担心丞相大人……哎。”

    “主公是说……”耿武眼中精光一闪。

    韩馥点点头,起身绕着案几走了两圈,这才长叹一声说道:“自从本官为陛下效命之后,丞相大人之令,本官兢兢业业从未出国差错。只是,你也知道,丞相大人素来爱民,洛阳城中有那世家豪门欺压百姓,丞相大人尚且会为其斥责。如今,黄巾军犯境,本官为保各郡国治所安宁收缩兵力。虽是无奈之举,但毕竟等若放弃了那些小县。若是丞相大人战后怪罪下来,本官怕是……”

    耿武眼见韩馥担忧的神色,双眼之中闪过一丝不忍。当初,在决定是各地据守,还是收缩兵力时,耿武也未阻止韩馥的决定,说起来他也有一份责任在其中。

    “主公,待到丞相大人到来之后,还请主公直言将苦衷向丞相大人说明,想必丞相大人必然能体谅主公的难处。”耿武半晌之后才喃喃开口劝解。

    韩馥点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与刺史府中的低气压不同,邺城城墙上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数万民壮在潘凤的率领下,数日前就开始就在加固城墙。一捆捆的箭矢被搬入城楼中,守城所用的石料、木材皆从城外源源不断运入城中。

    “各位父老乡亲,如今黄巾贼军犯境,冀州已多有县城被破。邺城乃是我等家园,若是被那些贼子攻占,家中妻妾姐妹必遭贼子yin辱,老父幼子也将被屠!我等今日挥洒血汗,就是为了家中亲人。潘凤在此谢过各位!”潘凤的声音回响在城楼上,引来众人一阵应诺。

    望着城墙上众人干劲十足的劳作,一身戎装的潘凤,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若是说到战阵厮杀,潘凤的武艺虽然还算不错,但在陈涛麾下,最多也就和李傕差不多的水平。然而,韩馥将潘凤引为军中上、将,也非事出无因。冀州军中,若是论起排兵布阵,练兵之道,还真是无人能出其右。

    只不过,潘凤虽然能得韩馥的信任,但却也不是能让韩馥对他言听计从。当初,接到黄巾军向冀州杀奔而来的消息之后,潘凤曾经很果断的提出,在邺城留下两万军力,其余众军移师钜鹿,以钜鹿城为核心,建立一道屏障。虽然无法在野战中与三十多万黄巾军力敌,但只要坚守住钜鹿城,便可以让黄巾军无法安心侵攻邺城周遭。

    从战略上来说,这个建议很有可取之处,但是韩馥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决定否决。韩馥虽然胆小,但却也不是蠢人,在他看来,黄巾军与其他军队不一样。若是诸侯正规军,行军之时必然要保证粮道畅通,一旦粮道被劫,那就是覆灭的危险。所以,各路诸侯的大军,不管是向哪个州府进攻,都会稳扎稳打,若有坚城也必拔去,以免大军绕道之后,城中守军截断了粮道。但是黄巾军却不一样,黄巾军习惯以战养战,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若是冀州大军移师钜鹿之后,黄巾军眼看坚城难下,直接绕过钜鹿杀奔邺城,那时候邺城兵少,可就危险了。

    韩馥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也是耿武和潘凤并没有坚持移师钜鹿的原因所在。但究其根本,韩馥还是想要守住自己的老巢,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至于那些小城中的百姓,这就已经不是他所能顾及的事了。

    潘凤是个军人,很纯粹,很传统的军人。在还没有决定之前,他会力主自己的意见,可是当自己效忠的主公已经决定之后,他便只知道去执行。幸好,在邺城的布防上,韩馥给予了潘凤最大的信任,不管是要钱要粮,凡是只要潘凤提出,韩馥便没有半点意见。这也是如今,数万民壮可以上城墙加固防御的原因所在。

    邺城从黄巾之乱时起,就是韩馥的直属城池。刺史大人虽然为人胆小怕事了一些,但是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还算不错,起码没有那些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遇事也算是开明公正,因此城中百姓对韩馥还算拥戴。再加上这几年,邺城也受到司隶新政的影响,百姓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上不少,如今城中又盛传黄巾军破城则屠,所以城中民壮也大多愿意出力帮助守城。

    潘风现在手中可以调动的兵力大约有六万三千,其中骑兵约有八千,剩下的皆是步军。掌管城防的潘凤,将其中四万均匀的分布在四面城墙上,剩下一万五千则作为预备队。至于骑兵,虽然他很想利用这些骑兵先期给黄巾军迎头痛击,但奈何已经被韩馥禁止,想必这一战中,这些骑兵也只能作为预备役,被雪藏起来。

    即便如此,潘凤还是很有信心能够守住邺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