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魂穿崇祯_第九十六章,首提两军抗,马上遇灯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首提两军抗,马上遇灯火 (第2/2页)


    “那你速领我军令,调你兵卒前来。”

    “是!”

    卢象升自己都没想到,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仿佛眨眼间的功夫那调兵令就落在他的手上了。

    由皇帝亲令,何人敢不从?

    他便这般恍恍惚惚,拿着军令出了大帐去。

    旁人这才回过味来,恐怕皇上早就有将卢象升与其所率乡勇,收归麾下的想法了吧!

    ....

    “皇上还没来送我吗?”

    京郊,望北亭下,袁崇焕正注视着巍峨的城墙,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道。

    那一夜受封赏以后,他也不是能立马前往辽东的,官印官服等一系列杂事,都得走个流程。

    等流程走完,正式准备离开时,袁崇焕又觉得有几分寂落了。

    他好歹也是夸口五年平辽的大将,又是辽东总督,为何就无人问津呢?

    我还比不上那些新兵蛋子吗?

    这时一旁的护卫上前,低声道。

    “督师,皇上日理万机,又要cao持军务,甚为辛劳。但他仍然记挂着您,专程托我将这样东西,赠予督师。直言,若您有万急之事,可裁开锦囊,则忧虑自解。”

    那护卫说完,别了长剑,就将怀中一物取了出来,双手捧着它,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袁崇焕面前。

    袁崇焕听了,当即乐了,吐槽道。

    “皇上这是在玩什么过家家的把戏吗?先效仿蜀中武侯拿羽毛扇,穿素袍,这下又给我一玄色锦囊,真是奇怪,奇怪啊!”

    这话也只有袁崇焕敢这么说了,旁人谁敢对皇上评头论足。

    而对于袁崇焕来说,他既然敢当众说这话,心里多半是对皇上没有多少敬意的。

    如今更因为这锦囊一事,嗤笑不已。

    “臣袁崇焕叩谢皇上赐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他心里百般不愿,却还是得向这锦囊施礼,以全礼数。

    不过施礼过后,他便把那锦囊胡乱一丢,还是靠着护卫心细,将其塞到一行囊内,这才保住了锦囊不失。

    随后这支北进的队伍,便终于启程,直望辽东而去了。

    他们接连赶路,除了食宿以外,都并未停歇。

    终于出了山海关,到了战乱四起的辽东之地。

    一出大关,袁崇焕只觉得天地豁然开阔。

    旁人避之不及的沙场血腥,他却最是喜欢。

    是夜,他还在赶路,终于赶到宁远城下时,却发现城墙上有三三两两的星光,正在不断升起。

    袁崇焕见之,勃然大怒,指着那星光问道。

    “你们可知那是何人,在放何物?战场前线,放如此灯光,岂不是通敌?”

    有从辽东抽调回来的护卫知道内情,连忙上前,单膝跪地求情道。

    “督师,您有所不知,那星光为孔明灯,乃是寄托哀思所放。传闻逝者的灵魂会追随着它,达到极乐世界。我想定是城中有兵勇正在祭奠至亲忌日,故此点燃孔明灯,还请督师法外开恩,成全他们。”

    袁崇焕也非铁石,知道伦理人常,遂闭口不语,抬头赏灯。

    他定神望去,发觉那燃烧而起的孔明灯不断升高,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向上望去。

    即便是自己队伍之中的护卫,也有不少人盯着那闪动的灯光看。

    从他们的眼中,袁崇焕除了看到悲伤以外,还看到了一种期盼。

    期盼着乱世终结,盛世降临。

    可这样的期盼,终归遥遥无期。

    正在此时,城头上再次出现一大批孔明灯,顺着北风向南吹去。

    那些灯光璀璨若星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它们倒成了最亮的星星。

    如果每一个孔明灯意味着一個人的至亲逝去,那这么多的孔明灯呢?

    大家期盼太平日子,已经期盼太久了...

    袁崇焕望着那些灯光,暗暗捏紧拳头,发誓道。

    “等着吧,我袁崇焕定会终结一切的!”

    誓言过后,他却转过身来,同护卫下令道。

    “寄托哀思可以理解,但孔明灯以后不许再放了,哪怕往南吹也不行!违令者,斩!”

    “是!”

    护卫们应答了一声,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他们一行人才入了城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