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7章 为国为民 (第2/3页)
点多就起来上朝实在是太遭罪了,尤其是冬寒地冻的。 年轻人还好,但对于那些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以李现在的权势来讲,只要他提出来要改变早朝的时间,满朝文武没人敢反对,而且这是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也不会有人反对。 但他改变主意了。 起得早管他屁事? 反正他又不上早朝... 好吧,李已经好几没上过早朝了,现在根本就没人敢管他,所以他才不会做这种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呢。 但是今早朝李来了。 不得不来。 因为西北又发生了叛乱,他不点头,朝廷可不敢随便安排人去平叛,要知道现在的武将几乎都是李的人,李不发话根本没人理会朝廷的旨意。 “镇国公。” 话的是荣太后,“关于打仗你是行家,哀家一个女人不懂这些就不随便插手了,你看派谁去平叛合适就派谁去吧。” “臣推荐袁文邵为平叛大将,沈从兴和顾廷晔为副将。“李开口道。 他这话让太后跟文官集团微微失望。 这些人最希望的是李亲自领兵出征,到时候如果李战死沙场自然最好,当然这种希望不大,但总归有个盼头不是? 万一死了呢? 毕竟刀剑无眼... 而且只有李不在京师坐镇,她们才有机会趁机策反或者清除李的爪牙,只有这样皇室才能从新掌握兵权。 但李不去。 他们也不敢多什么。 “不可啊。” 赵宗权站出来对李行礼道,“还请国公爷明鉴,沈从兴跟顾廷晔之前都只是的团练教头,根本就没有上阵杀敌的经验,下官怕他们误了军国大事。” “还请国公爷另派大将随同袁将军出征吧。” 要知道沈从兴是他的妻弟,顾廷晔又是他的心腹爱将,这两个人可都是他赵宗权的左膀右臂。 李一次性把他最倚重的两员大将都派出去这是干嘛? 摆明了要趁机剪除他的羽翼呀。 他们俩上了战场要是能活着回来,他赵宗权跟李姓。 “赵宗权这个窝囊废,简直丢尽了皇家的脸面。“然而赵宗权的一席话却惹恼了两位皇太后跟一众文官集团的官员。 赵宗权是王爷,又是殿前司指挥使,而李只是国公和殿前司的副指挥使。 不论是爵位还是官职都稳压李一头。 结果呢? 赵宗权却给李行礼,而且还口称下官。 简直让皇室颜面尽失。 当初先皇真是瞎了眼选出这么一个皇室的王爷出来,就这还想让他来牵制李呢? 如果真有一李造反的话,这赵宗权怕是第一个站出来举旗投降。 听了赵宗权的话,李通情达理的点零头,“濮王的忧虑也不无道理,是本国公思虑不周了。” 这就同意啦? 今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咋地? 向来专横跋扈的镇国公居然这么通情达理? 赵宗权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他都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了,而且他已经在短时间内想好了七八套辞用来服李。 最起码让李给他留下一个也行啊。 结果完全没用上。 “镇国公严重了。” 赵宗权赶忙道,“您每日理万机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怎么可能思虑不周呢?您是想让他们上战场历练一番,以后好委以重任。” “只不过我这两个属下实在是不争气。” “下官也是怕他们让镇国公失望啊。” 赵宗权恬不知耻的给李拍着马屁。 他才不管两宫太后还有那些文官集团的家伙们怎么看他呢,他23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保住自己的实力,只有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濮王此言差矣。” 李还没话,韩章却跳了出来反驳道,“正是因为你的属下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你才更加应该让他们随军出征才是。” “总不能每一次出征都是这几个人。” “时间长了,那些叛军和外邦还以为我大宋除了镇国公就无人可用呢。” 韩章这老不死的是想阴他啊。 赵宗权暗暗咬牙,真当他好欺负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